莫让“数据游戏”成了“政绩单”
2015年08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冉

  某地工商部门核查去年新注册的一批个体营业执照时,发现不少缺少经营场所,有名无实。细了解发现,原来,一些乡镇为完成创业指标,借用一些群众的身份证去登记注册,丝毫不管事后是否被查实注销。(8月10日人民网)
  统计数据是衡量社会经济的“温度计”,统计数据的真与假,关系到能否反映当前经济社会的运行状况,关系到国家能否对宏观经济形势做出科学决策。地方统计数据造假,会误导党与政府对社会形势、经济走势的判断,最终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笔者一些在乡镇工作的朋友也曾抱怨过,在基层做数据工作,只分两种,一种叫“调度”,一种是“作假”。调度就是把高的数据“挪用”到低的那边去。“作假”则是让经济数据无中生有。而且,作假也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必须找有经验的老同志,既要保证数字逐年递增,还要保证下一年的预期目标在可控范围内,给自己和竞争对手留有余地。如此这般大费周章,还真让人大开眼界。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的工作承接性比较大,任务太多确实难做。对于造假这件事,并非出于工作人员的本意,因为上面催得急,而且每年还有新目标。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在面子上过得去,不顾客观发展规律,不惜违反统计制度和法律法规;一些地方领导还间接干预诱导企业虚报、超报统计数据,甚至直接插手统计数据报送。本来具有法定效力、必须力求精准的统计数据变成了随意任性的“数字游戏”。
  统计造假也是一种严重腐败。在地方统计数据乱象丛生的背后,是基层领导干部扭曲政绩观的根深蒂固。地方领导为一己私利、个人升迁,盲目攀比增长速度,把地方数字的统计表当成了为自己求升迁的“政绩单”。要从根本上打破地方统计部门弄虚作假、虚夸统计数据的恶性循环,就必须扭转地方官员“官出数字”的扭曲政绩观。
  首先,加强地方统计执法检查队伍建设,抓好常态化统计执法工作管理,实施统计巡查、统计执法大检查、统计稽查和统计执法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执法制度。其次,加大处罚和监管力度,不能只把板子打在基层统计人员身上,还应追究相应的领导干部责任。第三,在保护企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应大力推进统计数据开放与公开透明,将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汇总及推算过程等公开公示,使其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实绩远胜于数字。地方政府只有在统计数据中坚持多管齐下、内外兼治,明导向、严惩处,才能切实为地方统计造假画上一个休止符。(作者为河北省隆尧县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