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军的战友,纪念碑上有你名字
袁永福提供100多将士名字,很多还不知情
2015年08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象征荣誉的纪念碑上,刻有袁永福的名字。 本报记者 万兵 摄
     本报济南8月10日讯(记者 万兵 刘雅菲 实习生 刘成溪) 寻找战友的告示发出三天,袁永福还没有找到熟悉的战友。10日,他来到山东福寿园,希望通过触摸石碑上战友的名字,回忆并肩战斗的战友。
  “秦启明、马占山、李玉英……”10日,在山东福寿园纪念碑前,袁永福看着一个个名字,说出他们的故事。
  “刘宝生是营长,教会我射击。”袁永福缓缓回忆说,淮海那一战,刘宝生牺牲在战场上。当时,他们掩护部队过淮河,袁永福正向刘宝生汇报任务。“说着说着,突然发现他许久没回应,这才发现,一颗子弹已经贯穿了他的太阳穴。“他就死在我面前。”袁永福有些哽咽。
  纪念碑上刻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六军中,有100多位将士的名字都是袁永福提供的。袁永福说:“都是一块儿出生入死的兄弟,都很熟悉。”
  由于这个纪念碑严格意义上是座荣誉碑,袁永福的名字也被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六军纪念碑的第107排,和他的战友排在一起。老人说他每年都要来这里几次看看老战友。
  包括刘长振、滕广意在内的很多将士的名字被刻在了纪念碑上,但他们本人并不知道。
读者来电 “我想听老人 讲讲我父亲的事”
  “我父亲的经历跟袁永福老人很像,我想看看他们是战友吗?”10日一早,市民于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
  于先生父亲的名字叫于兴华,1937年出生,1945年在临沂入伍。“我看到袁老也是在临沂入伍,入伍的年份也一样,就想碰碰运气,看他俩认识吗。”
  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去世。“父亲去世的时候我9岁,他曾经跟我说过一些他当年打仗的事情,但是我现在都记不太清楚了。”于先生说,他一直想知道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当年他是怎么英勇战斗的,但是父亲去世后,也没有人来跟他说这些。
  92岁的任庆海老人让孩子给本报打电话,想要看看跟袁永福老人是不是战友。“我1946年在临沂费县入伍,只记得当时在二十六军。袁永福参加的那些战役我全都参加过,抗美援朝也参加过。”
  据任庆海老人的女儿介绍,任庆海老人因为上了年纪,记忆已经有些糊涂了,但还是惦记着找到自己当年的战友。
  如果您也有相关的线索,请您拨打本报热线96706,我们共同来完成老人的愿望。
  本报记者 万兵 刘雅菲实习生  刘成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