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领头牛”炼成记
2015年08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清晨,一辆崭新黑色现代牌越野车快速驶到武城农信社营业室门前,老刘从车里走下来,春风满面,拉着客户经理小郭瞧他的新车:“这车还行吧!上周刚提的,早就相中了,正好赶上厂家优惠,就买了……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多亏了农信社,让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老刘爽朗地笑起来。
  “家有十头牛,吃穿不用愁;家有百头牛,住上小洋楼”,这是山东武城县李家户镇刘王庄村奶牛户奔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位于该村的洪源奶牛专业合作社是一家远近闻名的集奶牛饲养及鲜奶销售为一体的生产企业,拥有社员100余户,挤奶车间4间,挤奶设备12套,存栏奶牛1000余头,日产鲜奶20吨左右,销售利润突破270万元,该县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走进合作社,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养牛棚映入眼帘,一头头健硕的奶牛整齐地躺在舒服的沙床上,自动挤奶车间里奶牛们正排着队等候挤奶……
  说起自己的养牛事业老刘感慨万千。2005年,随着周边村镇大范围养殖奶牛,老刘也紧跟潮流养起了奶牛。天有不测风云,随着大量农户养殖奶牛,没过几年市场对奶源的需求减少,造成奶牛养殖农户普遍亏损,当时老刘的养殖场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老刘觉得要自救,就必须逆市而上,趁价格低从养殖户手中收购奶牛,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有好的想法,手中却没有足够的资金,老刘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恰逢武城农信社到村里开展三信评定,老刘重新燃起了希望,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农信社寻求帮助,客户经理小郭热情地接待了他,实地考察后,为其提供了30万元的贷款,老刘借助这部分资金,开始大量收购农户家的奶牛,随着奶牛市场慢慢好转,老刘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养殖场顺利摆脱危机,开始扭亏为盈。
  富裕起来的他并没有忘记身边的群众,他以自身致富的例子向群众积极宣传,在其带领下,一大批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在富有商业头脑的老刘看来,如今奶品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单纯的传统养殖已不具备优势,要想在市场上就取得主动权、提高竞争力,必须提高奶牛产奶质量。社员集体商议决策后,老刘将剩余部分资金,全部投到了繁育和技改上,合作社却因此陷入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农信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其办理了300万元抵押+担保贷款,确保合作社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奶牛数量逐步上升,鲜奶产量稳步提高,养殖场的效益也逐步提高。
  如今合作社已拥有国内先进的自动喂料机、自动化挤奶器,实现了全自动流水作业,鲜奶运送到济南、北京等地,成为伊利集团、佳宝乳业等几家大型企业的供货商,社员们的收入也翻了番,而老刘也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领头牛”。从几年前濒临倒闭的养殖场发展现代化的合作社,老刘无限感慨:“要没有咱信用社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就没有合作社的今天,而我也绝对成不了什么致富能手!”在农信社的持续支持下,老刘的养牛事业像“滚雪球”一样,规模越来越大,为当地群众铺设了一条潜力无限的增收致富之路。  (孙灵芝 郭新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