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坚持城市人口增长与建成区面积相适应原则,以建设“双五十”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构建主城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 坚持城乡规划同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同步提升,城乡建设同步提速。以大投入、大建设,高标准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德商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实施聊夏路、临高路改建工程;继续加大南部新区、老城区和开发区道路新建和改建力度,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大力抓好市镇、镇镇、镇村等县乡道路建设,加快实施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项目,建设村级公路217公里,改建县乡公路99.8公里,让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安全、优质的交通出行环境。
坚持城乡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加快实施东扩南展战略 按照“建设新城、改造老城、保护古城”的思路,加快实施东扩南展战略,着力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提速新区建设。加快济津河滨河公园二期建设,高标准实施沿岸景观工程,将其打造为连接新老城区的生态长廊、城市客厅。 抓好城市综合体和居民小区建设。加快推进南部新区广场、医院、中小学和开发区道路管网等公共设施建设。 提速城中村改造。坚持依法征收,实施东关、法院东、元仓街、元运河北、更道街、三里堡、市医院东二期、刘顶坟、柳坟等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各片区回迁楼建设,使群众早日搬入新居。 扎实做好古城区规划设计和保护工作,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着力抓好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大力推进卫生事业。扎实做好新农合参合农民服务工作,开展20类重大疾病保障工作。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突出发展文体事业。扎实推进元明运河、钞关环境整治二期工程和钞关布展工作,对清真寺、张自忠故居等文物进行保护修缮;全面开展我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积极争取上级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加强镇、社区和村级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积极办好消夏文化艺术节、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稳步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继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强化就业公共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就业。 认真落实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切实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大力推进五险“一票征缴”,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认真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