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练就灵活的腿脚
2014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在毽起毽落中跃动,全身心去体会这足尖上的艺术。”这是毽球爱好者的真实写照与切身感受。毽球运动,因其老少皆宜、形式自由的独特魅力,在社区运动中长盛不衰。
  小伙黄福庆是一位资深毽友,他所在的华信社区毽友群每晚都会组织踢毽活动,还经常组织比赛,与其他社区毽友切磋交流。黄福庆告诉记者,华信社区毽友群现在已有三十人左右,各个年龄段都有,其中以三十岁左右的青壮年居多。
  “踢毽子不分年龄,七八岁的小孩也能乐在其中。”在花园路某商场门前广场,毽友们长期在此踢毽子。一开始毽友们是围圈踢,后来开始网踢,整个毽球队伍变得越来越专业,不仅有统一的队服,还有专门的毽球装备,如脚面平且宽、鞋底薄的毽球鞋、护髋带等。
  聊起毽球,黄福庆一脸兴奋:“2007年我开始接触毽球,没想到一踢就上瘾了,从此就戒不掉了,每晚都要踢上俩小时。”黄福庆介绍说,毽球的技巧分为平推和进攻,在踢毽球前一定要先把脚腕活动好,做好热身。“刚接触毽球时,不要急着打比赛,要先把基础打好,基础打不好,根本接不到球。刚开始我都是用竹竿拴上绳子,再在绳子上拴上毽子,自己‘埋头苦练’。”
  “毽球比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靠队友们的共同配合,彼此之间长期相处形成的默契很重要。”黄福庆说。
  29岁的刘健所在的睿翔队,是黄福庆眼中当之无愧的强队。睿翔队现有二三十人,算是接触毽球最早的一帮业余爱好者,大多在英雄山相识,曾在济南第一届毽王争霸赛中一举夺魁。
  “毽球比赛就是用足球的脚法加排球的规则,在羽毛球的场地上把毽子当球踢。”对于擅长踢足球的刘健来说,第一次接触毽球就很快找到了感觉。
  “踢毽球前的热身很重要。”刘健曾经因没有热身直接训练,在救球时动作幅度较大,拉伤了膝关节的十字韧带。“虽然毽球运动中没有直接身体对抗,但提前跑跑步、压压腿,练习一下场上动作必不可少。”
  “75后”汪海是黄福庆和刘健口中的“毽球牛人”,他不仅球技高超,而且热心于这项运动的推广。汪海说,踢毽球没有捷径,要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毽球的技术含量很高,虽然规则和排球类似,也是一传二传进攻,但相较于排球用手击球,毽球的难度更高。”对于初学者,汪海提醒不要生硬地去模仿动作,而要动脑筋加强理解。“注意观察细节,出球点、击球点、怎样发力,这些细节中蕴含着技巧,技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球感,球感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基本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