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湖吃湖明湖三宝
2014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机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大明湖并非单纯的游览地,而是湖民赖以生存的宝地,1955年大明湖开始筹建公园,此前住在济南北城根街一带的居民大都是靠在大明湖里捕鱼、种藕、种蒲菜为生,他们自称是靠湖吃湖的“湖民”。
  当时的北城根街位于北城墙(现在的大明湖汇波桥)下的一条狭窄的土坷垃道(济南话黄土道),这条街很特别,因为靠城墙根的一面没有住户,街的南面就是大明湖的水面,住户房屋相距较远也很分散,整条街只有区区十几户人家,可是家家都有渔船,而且渔船都停在湖面上。每家都有两个门:一个是冲着北城根街的正门,还有一个冲湖面的“水门”(后门)。
  湖民傍湖而居,靠湖吃湖,有靠捕鱼的,也有靠种藕为生的,即便在湖中行船也要按规矩,那时候穿梭在大明湖里的“上河道”和“大河道”是必行的水中要道,水道两侧都被密密的芦苇所包围,不熟悉河道的人就会陷入芦苇丛中迷失方向。有一年夏天我跟随一位小学同学去北城根探亲戚,他家老人谆谆告诫我们这些城里孩子,湖里到处杂草丛生也有暗流,水流湍急漩涡滚滚,小孩子绝不可下湖游泳,更不允许我们私摘荷花、荷叶。
  老济南人都知道大明湖的特产有白莲藕、茭白和蒲菜(俗称大明湖的三宝)。大明湖的白莲藕个大肥壮,能长到五六尺长,又脆又甜,由于纤维质少,嚼后无渣,可以生吃,称为“水晶藕”。茭白是大明湖一种特有的水生蔬菜,生长在浅水田或水渠旁。蒲菜更是济南的特产,生长在水边或沼池之中,蒲菜嫩茎翠绿,纤细且长,一丝甜味,脆生生的,茎可以食用,夏季便是遍植湖中的蒲菜收获季节。
  炎炎夏日,我常常邀上几位同伴穿过院前大街的小胡同,再沿西更道向北,穿过绿树成荫的曲水亭街来到大明湖的大红牌坊下,那里聚集着卖湖产品的湖民,有用竹篮也有放在水桶里面的荷花和莲蓬,我们花上一两分钱便可买到一只翠绿而硕大的鲜荷叶,圆圆的荷叶直径竟有五六十厘米之大,高兴得我们立即顶在自己头上,俨然一个大大的遮阳帽,顶尖还带着那短短的绿梗,一群头顶荷叶帽,浩浩荡荡招摇过市的孩子成了一景。再花上几分钱买一个鲜翠绿的大莲蓬,或者一枝含苞待放的荷花,回到家赶快浸泡在水杯里,慢慢等待它的绽放……
  济南人钟爱浑身是宝的蒲菜,嫩茎可吃,蒲叶外的老茎片也能用来编蒲包、蒲垫子,就连蒲棒晒干后,点燃可以用来酷夏驱蚊虫叮咬。割蒲菜后,水里还有一段匍匐的粗茎以及泥中的块根,俗称“老牛筋”、“面疙瘩”。把它们洗干净后生吃甜兮兮的。湖民们舍不得丢弃,拿去卖钱,这也是济南的特产、孩子爱吃的零食,那时候有个童谣“老牛筋面疙瘩,谁要不吃馋煞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明湖牌坊对面的马路边有一家“大明湖饭店”,那里的“凉拌白莲藕”、“奶汤蒲菜”、“糖醋鲤鱼”,都是用大明湖新鲜的水产品吸引慕名而来的食客。就连大明湖的鲜荷叶也可用于包装食品,那时的济南老字号“草包包子铺”,把鲜荷叶垫在笼屉上,蒸出的包子会散发出清新的荷香味,再用鲜荷叶给顾客打包,成为济南一绝。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在介绍济南名吃“奶汤蒲菜”时提到要选用济南特产的鲜蒲菜,也勾起了我对明湖三宝:白莲藕、茭白和蒲菜的美妙记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