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津贴是水平不够身份来凑
2014年12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水平有信心,完全没必要拿“生活补助”来说事儿。说到底,炫耀者在乎的绝非是那两万元的补助,而是津贴背后的“身份象征”。
  名医造假的事儿近年来屡见不鲜,最近又有一个“名医”因身份造假被媒体揪了出来。据报道,北京永安中医院“崔海岩教授”杜撰自己是“精神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移花接木伪造接受央视采访,看病时不等患者描述病情直接下结论,收取的医药费单次就高达3000元。
  “名医”如此热衷于造假并吹嘘自己是“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正是看中了这些头衔的光环效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成了假名医的一面幌子,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社会上高调炫耀“津贴”的人不在少数。其实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水平有信心,完全没必要拿“生活补助”来说事儿。
  在人们印象中,津贴一般是指生活补助。普通工资条中多了个补助,估计没人会拿着到处炫耀,然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却不同,这两年,很多人都把这个“津贴”挂在嘴边,印在简历和名片上,让人无法不重视。查阅相关资料,“国务院津贴制度”施行于上世纪90年代,获得者一般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由国家一次性发给人民币20000元。彼时知识分子待遇一般,国家发放津贴,确有“补助”之意,然而这些年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2万块钱可能并不看在眼里,不过对申请津贴却是跃跃欲试,这个津贴的含金量也在“水涨船高”,个别申请获批者动辄拿出“享受津贴”的名片,示之于人。说到底,炫耀者在乎的绝非那两万元的补助,而是津贴背后的“身份象征”。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确实可以看做是国家对一个人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但是如此高调炫耀,把它当成身份的象征,就变了味。一次性拿了两万元的“补助”就终身“受用”,不思进取,更是有害的。无论是做学问,还是钻研技术,都需要脚踏实地地工作和孜孜不倦地学习,如果为了虚名放弃了个人的追求和奋斗,也就辜负了国家对津贴享有者的期望。国家给予补助的本意,是为了让获得者生活改善,有更好的条件去努力工作、服务社会,绝不是让获得者躺在2万块钱上炫耀的。
  最近,陕西省书协主席周一波公开批评某些领导干部挤进艺术家协会兼职当“领导”,并带头辞职,就博得了很多的掌声。在周一波看来,真正有较高修养和艺术造诣的人,不会去追名逐利,离开权力和虚名反而更有利于其艺术再造。如果真正享受特殊津贴的人能够保持清醒和低调,那些冒牌的“专家”或许也不会拿津贴为自己贴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