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泉变白,不能止于限期整改
2014年12月1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钟倩
近日,有市民反映,历城区纸房村的白泉在过去水美土肥,素有鱼米之利,这眼位列济南七十二名泉的泉池目前被污染,水质浑浊,基本见不到鱼虾螃蟹。日前历城区环保局已对涉事企业下达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并勒令其立即停止生产。(12月9日《齐鲁晚报》C05)
看罢新闻,令人痛心,原本清澈的白泉,何以变成秽气掩面的臭水沟?以前附近村民来游泳,钓鱼爱好者云集,如今钓鱼者不得不另觅地方,由此可见,白泉被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为什么没人管?是被动监管还是选择性失明?做餐具服务的一负责人表示“环保意识没那么强”,环保意识不强,从侧面暴露出处罚成本低,执法如同“挠痒痒”,如果感觉不到痛,肆意排污也就不奇怪了。
泉水是济南的灵魂,近几年来省城加大名泉保护力度,取得不小成效,但类似白泉被污染的现象也时见报端,小清河、大明湖等都一度出现过污染。深入分析,无不凸显出两个问题:依法保泉工作力度不够和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被动监管还是主动监管,体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执政态度,前者是公共责任的滑坡,后者才是以民为本的标志。
如果白泉会伸冤,会说些什么呢?如果白泉和趵突泉紧邻,会遭遇这样的污染吗?如果白泉位于市区的重要位置,上级检查都能看到,还会受委屈这么久吗?显而易见,保泉护泉工作,不能仅着眼于眼皮底下,应摒弃追求政绩和表面工程,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使所有泉子都享受到同等待遇;尤其是那些偏僻角落、隐蔽场所、城郊等的名泉,更应加强保护,这才是正常的社会管理。
笔者记得,2012年媒体报道过白泉被埋在观光园地下的新闻,后经过各部门共同努力,白泉得以重见天日。如今被污染,谁该脸红?又有谁能站出来承担责任?白泉变“白”,既让城市文明蒙羞,也是对泉水文化的亵渎,市民应深刻反思,相关部门也应冷思考。
无论哪一眼泉水被污,都会让济南人不安,使这座城市失去光泽。保泉护泉,不能止步于对违规者或单位的限期整改,相关部门应重视起来,实地调研,依法查处,并以此为契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创建常态化监管机制,重拳推出问责制,以确保保泉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泉水长年喷涌不息,也是泉脉文脉和谐发展的基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