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
公共场所“气质”一成不合格
2014年12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枣庄12月9日讯(记者 赵艳虹 通讯员 张亚娜 张磊) 日前,山亭区疾控中心对辖区450家公共场所进行空气、微小气候监测,通过监测有一成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不合格。
  此次,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历时三个月,对辖区宾馆、商店、美容美发店、浴池、餐厅、超市450家公共场所进行微小气候和空气质量监测,采集了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湿度、照度、可吸入颗粒物、甲醛、空气细菌总数等数据。通过监测发现,这些酒店的客房及休闲中心多数都能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均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公共场所,提出了整改要求。  居室内由于屋顶、地板、门窗和墙壁等围护结构以及室内的人工空气调节设备等综合作用,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微小气候,称为室内微小气候。它主要由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四种气象因素组成。这四种气象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直接作用是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当微小气候变化超出一定范围,机体体温调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增加患病率。
  如果监测结果不合格,可根据具体项目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比如,如果温湿度数值不合格,可采取开空调、照度开窗或灯的办法;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粉尘等项目不达标,可通过开窗通风的办法;细菌总数要通过紫外杀菌消毒来控制等。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人类至少7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而大约68%的人体疾病与居室污染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微小气候监测主要是为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传播。”工作人员站在不同的角落对微小气候进行监测。通过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连接好一个像小蒸笼一样器皿,通电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监测人员称,通过仪器能监测到温度、风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噪声、台面照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