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如何转型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斌周六做客齐鲁大讲坛,为您解读
2015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4月22日讯(记者 韩笑 通讯员 马永军) 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将呈现何种走势?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之路要怎么走?25日(周六)9:30,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研究员将做客齐鲁大讲坛,对此进行详细解读,对您如何抓住新机遇、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有益思考。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最突出的是经济增速从危机前的上升趋势转为危机后的下降趋势。2001-2007年,中国GDP平均增速10.8%,且增速由低到高逐年上升;2008-2012年,平均增速下降到9%,呈增速趋势性下降。2013年,GDP增速下降至7.7%。2014年,GDP增速下降至7.4%。2015年,中国一季度GDP增速下降至7%。迄今仍没有明显的趋势拐点出现,中国经济下滑压力还在持续。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经济转型是一个国家经济由量到质、由弱变强的必然过程。目前世界发达经济体大都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转型发展之路,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体制的更新、结构的提升、产业的替换,进而实现了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增长动力的突破。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遇到了哪些困局和机遇?经济结构转型应该从哪些方面推进?新的就业机会和商机涌现,民众怎样才能分享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
  针对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张斌研究员将结合多年的研究心得,从中国经济运行的新现象和新特征、经济转型、刺激政策、时代的挑战等方面,为听众把脉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本期齐鲁大讲坛将由“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廷求教授主持。讲座结束后,主讲嘉宾将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讲座地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三层报告厅。
  齐鲁大讲坛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山东大学、齐鲁晚报联合主办,以“搭建思想平台、共享精神财富”为宗旨,每月两期,每期邀请一位嘉宾担任主讲。大讲坛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