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亲家会餐 中途“吃倒”俩人
原是一氧化碳中毒,酒店负责人却“失联”了
2015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先生向记者展示诊断证明。 本报记者 韩微 摄
     本报记者 韩微


  2014年12月28日,薛城区的杨先生一家9口人在饭店就餐时,突然两人现场昏厥,另有两人出现恶心不适等症状,后经医院急救人员送往医院就诊,四人被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其中,杨先生的妻子荣女士与“准亲家”王女士的情况尤为严重,在医院救治二十多天后才得以出院。
聚餐商量儿女婚事,不料“吃倒”俩人
  22日,在杨先生给记者展示的妻子荣女士的住院记录上,记者看到其入院情况上写到:患者于20分钟前进食火锅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情况。后经过一系列诊治,被诊断为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怎么吃个饭就一氧化碳中毒了呢?杨先生说,2014年12月28日上午12时,为商量自己儿子的婚事,一家人和儿媳的娘家人就在小区附近一家名为一家亲的酒店聚餐。考虑到当时天还比较冷,就选了一个老式的木炭火锅,没想到在快吃完的时候,就有一个人意识不清醒了,后来打了120急救电话后,又出现了一人晕倒,还有两个人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
  “当时,我们8个大人,1个小孩在那里吃饭,房间不算小,但是因为当时靠近饭店走廊的窗户没打开,房间里的排风扇也没打开,所以导致最初一些人感到不舒服,后来是我儿媳妇的母亲先倒了,接着我们家那口子也倒了。”杨先生说,因为吃饭途中,小孩子在单间里坐不住,老往外面跑才没事。而其他人因为体质不同,所以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本来是奔着‘喜事’一大家子去吃了个饭,没想到最后都吃进医院了,还耽误了孩子们的婚事。”杨先生说,自己家人不光要承受因一氧化碳带来的身体不适,还自行承担了两万多的住院费用,越想越觉得气恼。
治疗费付了一半,酒店负责人“失联”
  除了住院记录及诊断证明,记者还在杨先生那里见到了一份协议书影印本。协议书上标注,甲方(一家亲酒店负责人)在处理此次事件上,全部承担乙方(杨先生一方)住院期间的一切医疗费。另外再给予乙方3000元补偿。本次事故一次性了结,永不再议。但在落款上记者也发现,只有甲方签了字,乙方处还是空白。据杨先生介绍,这份协议并没有经过他们的协商便由甲方直接签字了,考虑到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他们并没有选择在协议书上签字。
  “当时,家里人住院的时候,饭店的负责人也过来了,陆陆续续给交了两万多块钱,但是后来就再也没有动静了,我们到出院为止,又自行承担了两万四千多的住院治疗费用。”杨先生表示,从1月份出院到现在的近四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也曾和酒店的负责人多方协调过,但是总被以“没钱了”为借口,无法兑现杨先生他们自己承担的两万多住院费。
  当着记者的面,杨先生再次拨通了酒店负责人的电话,但是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听。为此,记者又和杨先生来到了一家亲酒店,但被前台接待人员告知,负责人并不在店里。“我们好好的吃出病了,就算是出院了还一直精神不好,不说什么误工费、精神损失费了,至少我们的医药费酒店得承担吧,可还是一直被拖着。”杨先生说,考虑到几经协商没有结果,再加上也联系不到酒店的负责人,所以家里人已经争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截至22日下午三点三十五分,记者再次拨打酒店负责人电话,仍未有人接听。
律师说法: 保客人就餐安全 是餐厅基本义务
  根据此案例,德恒律师事务所的崔律师介绍,保证客人就餐安全是饭店的基本义务,客人在店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情况,饭店是要全责的。而同时,法律规定,从事餐饮等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赔偿责任的,应予支持。
  “如果当事人证据充足,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崔律师介绍道。
  同时,医生也提醒,市民应尽量避免在封闭空间内就餐,而在类似的火锅店、烧烤店更尤为要注意。而饭店上也应注意保证客人就餐环境的安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