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回母校再听恩师一堂课
一群“老学生”以此向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致敬
2015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再听昔日老师一堂课。  本报记者 王赟 摄
     本报9月9日讯(记者 王赟)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之际,9日,曾在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学习的一群毕业生,结伴重回母校,以再听恩师一堂课的方式,向老师致敬。
  “在奔跑了许久之后,阿甘停了下来,开始回自己的故乡。送儿子上了校车,坐在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回忆起了他自己……”当天上午11时许,在山师千佛山校区文史楼三楼的一间教室里,常庆老师面对一批“老学生”缓缓开讲。
  此前一天,几个毕业时间不等的系友与老师约定:希望在教师节到来之际,重回母校再听恩师一堂课,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向恩师致敬。始于1986年的山师新闻学专业,系省内第一个新闻学专业,毕业生遍及国内外媒体。教龄与山师新闻学同龄的山师文学院副院长常庆,与新闻系教授王倩一合计,对学生的请求欣然应允,特意加课一堂。9日,20多位系友闻讯而来,共聆教诲。
  王倩教授主讲新闻编辑学,但这一次,她由新闻讲到了人生:“因为未至新闻现场,编辑做得最多的工作是什么,是删而不是添。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和生活阅历的加深,我们自身一起在做加法。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删’:拿起手机,通讯录、微信定期清理;打开衣橱,久置不穿的衣物送出;与人相处,删别人的缺点,多看别人长处;你们在婚姻中也要学会这样对待另一半……”
  “回到校园,不是简单听一堂旧课,而是从中悟,老师讲的‘删’,是为了让人生更丰满,而不是臃肿。”一位前来听课的2003届毕业生说,“作为新闻系的学生,再回校园听课,让仍从事新闻工作的我们深深明晰:新闻工作永远没有满足,严谨、精益求精,以一种传世的精神去对待。”
  另一位同学则说,之所以选择以这种方式向老师表达节日的祝福,是因为自己虽然离开了学校,但十几年来始终受益于母校和恩师的教诲,重回母校再听恩师一堂课,可以激励自己不忘来路,笃力前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