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个派驻检察室家门口服务百姓
2015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9月9日讯(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邱茂盛 寇文一) 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里地”,自2012年来济宁市检察院完成了对派驻检察室的建设、管理和应用。目前,43个派驻检察室已投入使用,共有243名专职人员服务基层一线。派驻检察室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贴心的服务。
  7月1日,邹城市人民检察院派驻峄山检察室主任李红孝走访中发现,辖区内一大型生猪养殖场建于水源地内,存在生猪粪便污染地表水的状况,且一直没有环评手续。经查明,2013年邹城市政府已对其下发限期拆除通知,责令该养殖场于当年3月30日前拆除,但该养殖场只是降存栏量,截至目前仍有600余头生猪。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红孝立即报请邹城市检察院相关科室,并向邹城环保局提出检察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监督相关部门依法执法,彻底解决这一困扰附近居民的难题。” 
  目前,在济宁像峄山检察室一样的基层派驻检察室已有43家,现有工作人员263人,其中专职人员239人。自检察室成立以来,他们强化“末梢监督”,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法律服务和保障。
  为进一步发挥派驻检察室作用,济宁市检察院建设了“济宁检察大数据平台”,将检察室信息统一纳入平台之中。开通远程视频接访,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愿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