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教师之光荣,只缘身在教师中”
全国模范教师解传平扎根山村39年,三尺讲台演绎精彩人生文/片本报记者程凌润
2015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解传平正在上课
◥全国模范教师解传平
  “不识教师之光荣,只缘身在教师中。”这是全国模范教师解传平在茶业口镇教师节表彰会上的讲话。如今已经56岁的解传平是莱芜一所山村小学——阁老小学的语文教师,他扎根山村教育已经39年,在三尺讲台演绎着精彩人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到了解传平老师。
  曾经的高材生却
与“高考”无缘

  “我上学的时候正好赶上文革,那个时候我没怎么读书。”一身朴素装束的解传平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从教经历,他说他当时考上了莱芜市九中(当时是一所高中,是腰关中学的前身),是阁老村仅有的几位高中生之一。
  1976年,解传平高中毕业之后就成为阁老小学的一位民办教师。“村里只从高中毕业生挑选一位当民办教师,当时我的综合条件还不错。”解传平小时候就很崇拜教师,他很羡慕老师满腹的学问,他说当时这份工作能够抵“工分”,作为老百姓的孩子能够当人民教师,他感到很荣耀,也很珍惜这个机会。
  “高考”像一座桥,它承载了太多家庭的希望,然而解传平却与“高考”无缘。“我毕业那年没有高考,第二年想报考却害怕失去民办教师这份工作。”在解传平的言语中透露着些许的遗憾,他说恢复高考之后他没有参加过一次高考。
选择三尺讲台
就没想过要离开

  由于解传平在教学期间表现优异,他于1986年至2006年被调至汪洋中学任教,期间他担任过班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组长等职务,进行了合作教学、小组教学等方面教学改革。
  “刚开始我是民办教师,与正式在编老师的待遇差别很大,当时我只有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而有编制的老师一个月能拿到两三百元。”谈到教师的待遇问题,解传平的感受最为深刻,因为他是一名由民办教师“转正”的教师,其中的辛酸他最能体会。记者了解到,解传平于2001年由民办教师转为有编制的教师,相关的福利待遇也随之提高。
  “那年没钱没猪肉过年,我就只买了一个鸡架,没曾想放了一个月‘变味’了。”对解传平来说,1990年的春节是难以忘却的,他说,看着小女儿啃着“变了味”的鸡架时,他眼角涌出了泪花。“就怕在别人面前提自己的工资。”解传平无奈地说,当他教过的学生与他在同一所学校教学、却拿着高出他好几倍的工资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然而,在其他老师转行的情况下,他依然坚守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因为他热爱这份工作,他热爱他的学生,他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感到自豪。
扎根山村三十九载,
桃李满天下

  从第一堂的紧张、新奇,到如今的轻车熟路,解传平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践行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如今,从教39年的解传平已经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他打电话或发短信送祝福。 
  李伟在滨州市邹平县宣传部任职,他在上学期间是解传平所教班级的班干部。“我们都是山区的孩子,家里都比较贫穷,解老师就非常照顾我们,经常带着我们去吃饭。”李伟说他现在所从事的职业与文字有关,能够有如今的小成就与解老师的教导分不开。“解老师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他不仅教我做学问,还教我如何做人、处事。”李伟说,谢老师教他要敬业奉献,做事要严谨,像父亲一样照顾他。
  记者了解到,解传平还给他们班里的贫困学生买月饼,与他们一起过中秋节。2006年,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得知他要从汪洋中学调到阁老小学,20多名学生吵着要去30多里之外的解传平家中看望老师,“他们给我买了乒乓球等礼物,我当时很感动,也给他们每人买了一本笔记本。”解传平说他考虑到安全问题,他就赶紧来到学校阻止学生们去看望他。
一生操劳的父亲
最大的牵挂是女儿

  谈到家人时,解传平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父亲,一个是他的二女儿。
  2010年春,解传平的父亲患上了绝症,他想到自己的学生还在等他上课,只好让他的叔伯哥哥在医院守护父亲,自己只能利用假期去尽孝道。“爷,我先去给学生上节课再回来,你可要等着我啊!”父亲在弥留之际,解传平这样说道,一直支持他做老师的父亲点了点头答应了,但这也成为他与父亲的最后一次对话,他没能送父亲最后一程。
  “二女儿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病。”2013年,解传平的女儿从山东财经大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红斑狼疮,由于长期服用激素,解传平女儿的股骨头出现坏死,现在走路一瘸一拐。“既没有成家,也没有立业。希望有个单位能接收她,这是我唯一的心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