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权威结论平息“公文大战”
2016年01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很多时候,人们总说医患关系难处,说白了还是双方互不信任,同时又缺少一个双方都能信任的权威第三方。正是由于这种权威性的缺失,医患发生纠纷时就只能“短兵相接”了。

  近日,一名孕妇在北医三院经抢救无效死亡,三份官方声明的接连出现,让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先是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请求医院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调查结论;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事件经过,并指出死者家属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中国医师协会随后发布声明支持院方,质疑中科院理化所发声明程序的合理性。
  就这样,一场医疗纠纷变成了“比嗓门”,甚至连“披露”死者过往就诊经历的小道消息,都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引爆舆论的那封公函,固然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其对真实、完整调查结论的诉求,还是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对于医疗纠纷,无论是通过哪种途径加以解决,保障患者一方的知情权,由权威机构出具权威性的调查结论,都是不可或缺的。
  就在三份公文隔空大战之后,死者丈夫曾发帖,要求院方澄清“医闹”传闻,并要求公布“医闹”当天医院的视频监控。应该说,只要公布视频这一关键证据,是否发生过“医闹”自然就有了公断。事实上,权威性的死因报告,起到的也是类似监控视频的作用,既是给死者家属以交代,更是为责任判定提供有力依据。现在医患双方争议的焦点就在于患者死因,是像家属所言“严重渎职行为所致”,还是如院方回应的死者所患疾病“抢救率极低、死亡率极高”,都需要权威解释。
  中科院理化所以公函形式对医院提出“给出调查结论”的要求,程序上固然值得商榷,但诉求本身并不过分。即便考虑到死者家属的心情,这也是以提供公共服务为职责的医院应该做到的。更何况,考虑到医患双方现实中的不对等地位,尤其对于医学知识和医护过程的掌握存在巨大差异,法律上也要求医疗机构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而从常理而言,之所以由死者单位以发出公函的形式“出面”,很大的可能就是家属以个人名义提出的诉求并未得到院方的足够重视。
  当然,具体是怎么回事,还是得看最终的调查结果,既然几方都声称要走法律途径,事件过程中也有报警、出警的情况,相信法律会给出公正的论断。仔细想来,如果各方一开始都能像各自所说的那样,完完全全按法律来,应该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很多时候,人们总说医患关系难处,说白了还是双方互不信任,同时又缺少一个双方都能信任的权威第三方。正是由于这种权威性的缺失,医患发生纠纷时就只能“短兵相接”了。
  回头再看这场“公文大战”,无非就是短兵相接的医患双方都找到了“后援团”,问题没解决,场面却更加混乱了,相比医院内的“武斗”,只不过是方式更“文明”了一点。或许更该思考的是,究竟该如何在医患之间树立起能够赢得双方信任的权威,如果说与医院关系更为密切的卫生部门或地方医学会无力扮演这样的角色,下一步又该做怎样的改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