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病”系列谈之六
完善事前评估,避免“新”悲剧重演
2016年01月1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刚
前几天,一位省人大代表在视察重点工程建设时,给正描绘大片高楼拔地起的某政府领导泼了冷水:一届政府有一届政府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蓝图描绘得很不错,但建成后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没有人来评估。蓝图变烂尾层出不穷,却仍然是“来一个新的,再来一个新的”。
代表如此直言,正是说明眼下在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怪现象:新概念层出不穷,建设仍在追高求大,愿望是好的,但不一定能够达到当初规划设计的效果。国内一些城市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省城也不能免俗。一些项目建起来后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亲民、近民的作用,全民所享的效果自然也谈不上,反倒是在追高求大的狂欢中,把特色丢了。
我们姑且不说城市建设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仅对追高求大这一现象,能不能真正地评估一下它的效果?一直以来,城市建设中把高和大,作为一个城市的坐标和对外展示的标志,甚至几个城市为谁的游乐场摩天轮全国最高而争得不可开交。可仔细想想,就算全世界第一高,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问题的核心在于,第一高、第一大建成之初,应有效评估如何能够保证它的正常运行,在建设之前拿出可行性的评估报告,而不是凭领导一时的冲动,顺手一圈,说拆就拆,说建就建。试问,有多少具有文化价值或历史价值的建筑在一声令下后轰然倒下,只留得人们一片叹息。
轮番上演的“来一个新的,再来一个新的”,透露着无奈和苦涩,见证着建成之日就是烂尾之日的怪状,大家都知道无法避免却无人对此负责。很多时候,政府还为此当了冤大头,不停往里贴钱以勉强保证豪华场馆的正常运营。
要避免“新”悲剧重演,一是在建设之前,必须进行科学的论证,不能承办一次活动,就建一堆标志性建筑,这样那样的世界性的、国家级的盛会有的是,但是土地和财政资源是有限的;二是对已经建设起来的楼堂馆所,一定要积极寻找社会化的运行方式,摆脱政府掏钱建政府掏钱养的窘境,让其焕发出应有的生机活力。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事实证明高和大已不是大城市追求的终极目标,某某标志区也未必是一座城市赖以自豪的坐标,反倒是那些亲民的、民众能够参与其中的,而且能够保证自己经过市场化、社会化运行检验的综合体,才是健康的可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