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赶集去
2016年01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邢新锋

    盼望着,盼望着,腊八来了,春节就要到了。
  儿时对腊八也是掰着手指头期盼的,尤其是大人的那句富有鼓动性的话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给我们画了一张美丽的大饼,激起了我们多少希望和憧憬:甜甜的糖果、崭新的衣服、长长的鞭炮、喷香的肉食、鼓鼓的红包……腊八这天就与平日不同,至少能喝到稠稠的香香的八宝饭,不用喝那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玉米粥甚至白水煮红薯片。
  腊八意味着快乐的开始,从这一天起,就进入了春节时间。
  村里有个集市,平时好赖床的我听到小伙伴的“快起,赶集哟!”就立马起床。腊八的集市,已有春节的味道,人比平时多了许多,热闹了许多。有卖绢花纸花的,制成各种花样式,牡丹、菊花、月季……粉红、大红、紫红,浅黄、红黄,浅紫、深紫,纯洁的白……再配以绿叶卷须,五颜六色姹紫嫣红活似小花园,仿佛能嗅出淡淡的花香,在单调的冬日,绚丽、醒目。卖花人不失时机地叫卖“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小闺女要花,小小要炮。要花啦-——要花啦——”引得小孩特别是小女孩驻足流连,有的就给孩子买一朵,没买的被人拉走还频频回首。
  卖炮人把鞭炮一挂一挂地挂在树上,地上也摆着包装好的一把一把的。拿一把鞭炮挂到旁边不碍事的地方,点着,“啪啪……”硝烟还未散去,旁边围观的男孩们就一哄而上,在那鞭炮的碎纸屑中扒来扒去找那未燃的鞭炮。捡到的得意洋洋,没捡到的垂头丧气,也有捡炮崩住手的。“听听,看咱这炮咋样?杠杠的!来一把吧,大哥?!”卖炮人喊着。“好的,来一把。反正早晚都得买。”
  其实,这早买晚买有差别。有一年,爸爸腊八买的鞭炮,还没等到过年就被我一天拆走几个一天拆走几个偷着点了。嘻嘻。
  炸油条的锅前也围一圈人,老年人和小孩居多。热腾腾的油锅里,从面盆里用筷子扯出一小块面,魔术似的拉成筷子那么长,一会又滋滋变成了金黄色胖乎乎的油条。香喷喷的直让人流口水。一根油条一毛钱,回锅夹鸡蛋的,两毛。小孩也想吃,拉着甚至拽着大人的衣服让家长买。油条也算奢侈品了。乡里乡亲的,有时九分也卖。
  还有卖肉的,白亮亮的肉膘煞是诱人。还有卖荸荠卖菱角买糖果稀罕玩意的……
  集市的另一端是供销社下来卖布的,红红绿绿的一片,引得妇女们看着商量着比试着,问问价,又恋恋不舍地放下,拉着孩子快走;有的拿起比试比试,放下,又拿起,和售货员搞来搞去,一狠心买下,辛苦一年了,自己不穿也有给孩子买件新的。
  腊八赶集,看的多,买的少,打探行情的多。打探的同时,也衡量着下个集买什么给谁买买多少。毕竟这是春节开始的集。
  现在回老家去,村里的集已被俩仨个“超市”取代,进而去镇上,或开着车进城购物。儿时的那种赶集的激动、新奇、兴奋再也找不到了。只有在喝着八宝粥时慢慢回味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