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标本”考题的故事
2017年0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心想
  人生无处不在考试中,考试考的也是人生。即使是狭义的学校的考试,好的考题考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人生态度、个人品格,即个人综合能力。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杰弗里·雷波特教授讲过一个关于考题为“鸟类标本”的考试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雷波特在哈佛大学读大二的时候修了一门动物学。期末考试在一个大堂里进行,助教在开考前用小车推来了一个大鸟标本,而且这个标本用麻布袋盖着,仅露出两条细瘦的小腿、一小撮羽毛和固定在基座上的一对爪子,没有任何其他线索。要求就凭这些线索来运用那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尽量以专家的口气来描述这个标本的特征,并推断出这只鸟的迁徙模式、日常食物、交配习性、交流方式、群居本能,最好也要把其属名和种名交代出来。考试时间四个小时,可以认真观察标本,但前提是不能拿掉麻布袋。这么一个怪异的考试,终于在一个小时后,让一个考生忍受不了了,他冲着研究生助教大骂:“这种考试真过分!简直是侮辱人!我不考了!”然后嚷嚷着愤怒地走了。
  雷波特通过这个故事想说的是,在极不确定和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在这个故事里,考题就是利用非常有限的信息来分析、推理,并做出决定。当出现那个闹考场的考生时,又是一个选择考验。实际上,这些都需要我们具备坚定的信心。在真实的生活里,人生和事业都变幻无常,也无法保证能有一定的结果,就如同这个考试,仅仅凭借那有限的信息来判断、答题。事实上,生活中总是面临着诸多仅有一点线索信息或者知识的时候,必须做出决定,继续前行。决定不一定对,但是必须有信心。如果像那个中途退出的考生,结束得容易,但明显不够理性,后果也没那么轻松。在那个时候,如果考虑到这门课的分数、学分、学业等问题,就会意识到这不是中途一走了之就可以解决的。
  如雷波特所说:“若想继续往前走,关键就在认清一件事:追求任何重要目标——比如写好考卷、完成考试、修满学分——都要接受手边资讯有限、将来也会经常如此的事实。另外还必须了解一点:如欲采取重大行动,永远都要具备大量经由训练得来的坚定信心。”
  保持自信,这就是雷波特通过这个故事最想告诉读者的。他要我们遵守个人的是非标准,拒绝接受别人的煽动,思考自身和人类的处境,之后做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他的这个自信要求,正好与《记得你是谁》作者的母亲的教导是一致的。哈佛商学院的前院长金·柯拉克教授回忆母亲当年对他的教导,每天早上他离开家门时,母亲都会低下头来盯着他的眼睛说:“小金,你今天是要出门当领袖的,千万要明辨是非,可别让人家牵着鼻子走,要记得你是谁呀!”是呀,外在因素总是试图影响我们的判断,引诱或者阻碍我们成为自我、做好人生的答卷。考试与人生,似乎总是一个庄周与蝴蝶的寓言故事。
  我有时候在想,我们的高考、研究生考试、博士生考试,其实考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很多知识之外的东西。比如一场研究生考试,一门课三个小时,坚持下来是需要毅力和体力的,答题本身也是需要点智慧的,除非考题太愚蠢。又比如古代科举考试,举子们考下来,除非作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考验。常听考生下了考场抱怨说没有发挥好。其实发挥得好坏本身,除了受运气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上面说的那个考试中途退出而且大骂助教的人,就是影响他人考试情绪的因素,而这些都是预料不到的。自己该如何处理这种因素的发生,也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素质。所以,考场发挥本身就是考试要测试出的能力要素之一。
  美国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我们知道有SAT和GRE,这类考试时间要求都很紧,而且考试时间长,现在电脑机考每部分试题的时间都是规定好的,规定时间内答不出来,这道题就过去了。总之,这两项对一个人的反应能力以及应付长时间作业的能力、毅力、耐心等,都是一个考验。通过这样的考试,基本上可以说,把具有这些品质的人挑选了出来。
  如同“鸟类标本”这样的考题,如果考试设计较好,考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面对人生和生活的智慧。而这样的考题,在生活中和事业中,似乎不断地在涌现。我们是充满自信地认真答卷,根据有限线索做出判断,还是中途一走了之,就在个人的修为了。
  (本文作者为旅美学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