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子
2017年0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磊
  某男邓乙,三十岁,单身。一天晚上,在灯下枯坐的他百无聊赖,对着影子慨叹:“你我相处甚久,就不能下来聊聊吗?”
  这,本是一句玩笑话。让人意外的是,那影子真的从墙上走了下来,并答道:“好啊。”
  邓乙非常吃惊。影子笑着安抚他说:“刚才还让我下来聊聊,现在又要责怪我了?”邓的神色稍稍安定下来。
  应邓乙的要求,影子变化成玉树临风的少年与他对谈,又变化成达官贵人的模样接受他的跪拜。最后,则变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郎与他同眠。
  在公开场合,邓乙从不否认影子的存在。有细心人在阳光下仔细观察,发现他的影子与其身材确实颇不相符,因而大为惊讶。
  几年后,影子告辞,称要到千里外的远方去。邓乙流着泪送别,从此成了一个没有影子的人,人称“邓无影”。
  这故事出自于笔记小说《耳食录》。故事里的邓乙深居简出,颇像现代社会里的文艺青年。在故事里,影子成了他实现世俗愿望的工具。与《聊斋》里的狐女一样,影子陪他聊天、下棋,协助他实现攀附权贵的梦想,更摇身一变而成美女,与他温柔同眠。
  真是一个完美的文艺梦。
  古人害怕孤独,今人更是如此。一旦人生不能得志,则往往向内求,争取独善其身。在东方,有人去郊野垂钓,追求禅意;在西方,有人变异画风,一吐胸中块垒。简而言之一句话,人类是孤独的,没办法。
  邓乙的故事固然令人感叹,现代社会里的芸芸众生又能好到哪里去?邓乙,是都市文艺青年的先驱啊。
  身体与影子,是一对无法分割的对象。人类一旦痴迷于自己的影子,也就开启了与外在世俗对抗的游戏模式。当一个孤独的人在深夜点亮灯盏,他就成了一个完全向内、习惯于与自我对话的人。
  人类的顾影自怜,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古希腊神话里的纳西斯是个美少年,人见人爱。偏偏这个小伙子眼界甚高,无数美丽的女子都被拒之门外。有一天,纳西斯在水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瞬间就爱上了自己。他死去以后,变成了一株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古希腊人借纳西斯的悲剧提醒后人:独处是美好的,同时又是危险的!
  但是,沉迷于网络和文艺杂志的文艺青年们,哪里知道古人的良苦用心?
  有人爱上自己的影子,也有人选择与影子切割。大师王尔德写过一篇题为《渔夫和他的灵魂》的童话。年轻的渔夫与貌美的人鱼一见倾心,为了与其结合,渔夫选择用魔法切掉了自己的影子。而这个影子,就是他的灵魂。从此以后,渔夫陷入了一场苦斗:一方面,他痴迷于人鱼丰满迷人的肉体和爱情;另一方面,他的影子屡屡用智慧、财富、邪恶和善行来诱惑他。最终,渔夫败在传说中一双舞女的白皙的脚上。因为人鱼是没有脚的,也不能跳舞,所以渔夫怀揣着好奇心,想去看一眼那双性感的天足。结果人鱼心碎而死,渔夫因此殉情。
  在童话里,王尔德试图让渔夫回归古希腊时代。在那个伟大的时代,人类的审美活动高于一切:美好的人体、传说、哲学、诗句和爱情都鼓舞着他们勇敢向前。中世纪以后,人们纷纷为自己套上种种枷锁,并赋予其合法性。结果,戴着镣铐跳舞的人变成了没有出息的行尸走肉,种种恶行、麻烦、算计和交易开始招摇过市。
  美好的灵魂和美好的人体,逐渐成为一种传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