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共享思维,为停车沉疴开新方
2017年0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解决停车难,不仅是建停车场,在满足出行需要的同时,减少私家车出行也是重要一环。济南市停车集团计划在合适的车位上铺开配建充电桩,并考虑在商圈、旅游景点周边和交通枢纽站的适当停车点推广新能源汽车租赁。对此,您怎么看?

  提高汽车利用率
希望别是一阵风

  @刘金涛:就解决停车难问题而言,汽车共享中新能源汽车应该有很强的生命力,而且经济、便捷。汽车共享类似于许多城市盛行的单车共享或者在租车行里短时间包车。它的优点在于真正地提高了汽车的利用率。有人指出,在分享模式下,一辆汽车可以替代八辆私车的功能,同时也减少了对停车位的占有。想想看,我们身边的私家车利用率有多少?拥堵、停车难以及对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确实都是问题。服务网点方面,需要运营公司充分运用有关大数据,科学布局,在“最后一公里”方面做足功课,保证较高的随借随还率、安全使用的便捷度,这方面可以借鉴单车共享的成功经验。
  @孙葆元:这个设计非常美,我看非常好。但是它让我想起一件事,当初设计搞公共自行车,在几个点投放了数十辆自行车,但没过多久那些自行车都没了。人家杭州搞公共自行车比我们早,至今还坚持着。但愿汽车停车也好,出租也好,别像自行车那样一阵风。
引入激励政策
完善配套设施

  @雪樱:交通拥堵、雾霾加重的今天,新能源汽车上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笔者以为,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打通“最后一公里”,相关部门首先应换位思考,为民着想。应出台规范而细化的规则,并加强宣传与简化流程,用制度性的力量为市民在车位上建设充电设施撑起一把“保护伞”。可以用激励政策、补贴或者其他奖励方式,提高物业、社区、企业、民间机构等参与充电桩建设的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物业部门给予公开表彰,并以此为契机纳入充电基础设施财政扶持政策体系中,这也是最大化地便民利民,让那些不愿自建充电桩的市民也不会犯难。
  @张爱学: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具备环保、使用成本低、上牌方便等特点,如果能解决充电难的问题,肯定会被越来越多的市民百姓所接受。我认为,要想真正缓解新能源车“吃饱饭”的问题,不仅要在合适的停车泊位上配建充电桩,关键要布局合理,完善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并且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加油站配建公共快充设施,尽可能优化和增大充电网点覆盖面积,真正做到充电更及时,服务更贴心,从而使新能源汽车行驶无忧,为绿色低碳出行助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