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河草东采油管理区:
1组公式“算”出40万元效益
2017年0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3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马俊松 王常玲) 一组计算稠油井套掺量的公式,不仅创造效益40万,还省去员工的麻烦。不久前的一次头脑风暴,让胜利油田现河草东管理区经理陈树营深刻体会到精准管理的力量。
  去年以来,草33单元部分稠油井因油井产出液量粘度上升,造成光杆下行缓慢等现象。以往通过调大电加热功率虽然能够降粘,但是成本较高。“与单井每天约216元的电加热费相比,套掺1立方米温水的成本只需要不到2元钱。”陈树营说,通过掺温水不仅可提高出液温度,还有利于降低油井产出液粘度、解决光杆缓下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没有精细的计算方法作为指导,员工套掺量都是靠估算,表面上光杆下行的问题解决了,但产量却没有拿出来。
  草20-平117井转周期后日产油6吨,井温45度。7月份,在生产80余天时出现光杆缓下现象。员工借鉴草古1套管掺水经验,将套掺范围设定为每小时0.8立方米至1.5立方米之间,但是反复调了5次,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正因为不了解油井产出液粘度和含水量的关系,基层员工不仅无法有效将地层内的油“拿出来”,甚至还可能因为过量而导致水进入地层。
  为此,陈树营翻阅相关书籍,确定了80%普遍具有代表性的含水“拐点”,并将其作为套掺后的含水界限。综合套掺前油井液量、套掺前油井含水等数据,陈树营带领技术人员演算出一套精准计算公式,并将公式及推演方法下发到各注采站。
  草20-平117井率先实验,该井含水71.1%时缓下,他们结合掺水流量计将套掺量确定为0.5立方米/每小时。实施后该井产量恢复到光杆缓下前的日2.8吨,目前已累计增油77吨,创造效益11.4万元。
  随后,技术人员针对套掺后抽油机井筒积液的问题,计算出套掺后的提液参数和调参时机,使套掺后多余掺水能及时循环出来,提高管理水平。
  “作为油井管理者,不仅要懂得换皮带轮等基础性维护工作,更要懂知识、通技术,才能解决深层次的病理性问题。”陈树营说,去年,管理区通过精准套掺在草33、草20单元运行10井次,累计增油270.2吨,创造效益近40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