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替父母扫街,不该成热点
2017年08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邓海建

  近日,一则“同济博士生替父母扫马路“的微博火了:29岁的小钱在上海同济大学读博士,由于家境贫困,五六年前父母就到嘉兴做环卫清洁工,省吃俭用很辛苦。暑假期间,小钱早上帮父母扫马路,减轻他们的劳累。有人感动点赞,也有人认为父母太辛苦,当事人应该早点出来工作减轻负担。(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读书的孩子,暑假期间帮清洁工父母扫马路——这大概是再正常不过的凡俗小事。但因为有个“同济博士”的标签,一切赞美与诋毁便显得顺理成章又意味深长。
  说感动,大概是因为仰视了“同济博士”的学霸身份,觉得“扫天下”的双手,怎么能握起扫马路的扫帚呢?有时间看看书、做点科研,好像价值更大些。说诋毁,大概是因为俯视了“博士生”在市场上市侩的性价比,于是认为“父母劳累了一辈子,到现在这人还赖在学校不走”,不是工作恐惧症就是不知道分担家庭负担。这样一想,扫马路亦非良心之举。
  不过,这些天马行空又“脑洞”大开的评价,显然脱离了两个基本的语境:第一,穷孩子或者贫困家庭,亦有选择人生模式的自由权利。读博士,不是富人的“专利”。要不然,经济地位的三六九等,就可以直接区隔出教育程度上的高下了。社会若是固化至此,贫富世袭、阶层分化,岂非倒退几个世纪?
  第二,帮父母干点活,有什么奇怪的呢?只是寻常人家的伦理日常罢了。博士生也好、高级干部也罢,在家庭关系中,总要扮演为人子女的角色。父母是清洁工,则陪其上马路;父母是农民,则陪其下农田……这应该是最温暖又最走心的“陪伴”。《诗经·小雅》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以传统孝道为核心的感恩文化,千百年来成为国人品性中最温润敦厚的部分。懂得分担家务、体恤父母,无论大小责任,总是一片冰心。就像当事人母亲说的,“我叫他不用去,要去也再多睡一会儿再去,可他从来不听,还爬起来给我烧早饭……”惜取父母恩,不忘本、守初心,即便是凡人小善,亦叫人热血生暖。
  当然,“博士生替父母扫街”之所以撩人眼球,无非是舆论传播的标签思维所致。值得警惕的是,在公众谈论博士生该不该、对不对的同时,已然对清洁工这个职业戴上了歧视性的有色眼镜。试问,如果扫马路真是有尊严而有荣光的公共职业,“博士生”的身份还会与之形成话题上的断裂感吗?说得更直白一些,因为你觉得清洁工是低下的、是属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因此,博士生子女抡起扫帚的同时,才有了心理上的“难度系数”与围观的“惊诧程度”。可问题是,今天的清洁工,为何还是个需要被悲悯的职业选择呢?
  一屋不扫,天下难扫。城市也好,家庭也好,保洁并不是个低下的工作。我们在褒扬博士生孝亲敬老的同时,亦该让清洁工这个职业享有基本的职业尊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