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诗心的隽兰民宿
2017年09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乔显佳 王永田      

  在沂蒙山天蒙景区东门外约两百米处,有一家银座隽兰酒店,每天迎接天南海北的登山客。
  酒店规模不大,有25间房,52个床位,走精品民宿路线。2016年7月,隽兰酒店与同样由银座旅游集团投资的天蒙景区同时建成开业。
  二层小楼门前挂“银座隽兰酒店”招牌,醒目却不招摇。步入大厅看到,设计颇费一番匠心,石板地面花纹美,原木饰品随处可见,店员自制的插花装点环境,很有一番雅趣。房间的起名追求情怀,像“抱石”“拿云”……楼梯拐角处,一块木质指示牌上郑重镌刻“勿食人间烟火”6字,对住客进行安全警示,看后莞尔。酒店的门、窗用料均很考究,舒心的设计让住客可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享受假日上。
  进入房间,丢下行囊,回头瞥见床头桌上摆放的一纸《致客信》,读了几句,呼吸顿时慢下来——
  “亲爱的:秋,因落木萧萧、红叶百转,给人以盛极而衰之感,故而自古吟秋多悲怀。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把缕缕哀怨、愁绪,熏染得迷离尽致。而碧空万里,白云悠悠,明净秀丽的秋高气爽,亦为诗人笔下令人沉醉其中的开阔景象”。《致客信》中有自称“隽兰姑娘”的温馨提示,有隽兰热线、内线号码和电视机的使用注意等。信末,是隽兰姑娘笔迹娟秀的签名和手机电话。
  在外旅行,无论男女,心中总会有那么一点点期待浪漫邂逅的情愫。在这秋光潋滟的季节,《致客信》让我的心情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想象这位“隽兰姑娘”一定是沂蒙山中一位多情女子,有着秀丽的身姿,明亮的眸子,会给每一位匆匆旅人以温暖的凝望。
  可惜此后一连三天,我因为早出晚归的缘故,始终无缘一睹这位“隽兰姑娘”。深夜光线暗淡的大堂,只有一位黑眉黑眼的沂蒙汉子,五六十岁的年纪,工装肩膀处有“内勤”字样,与迟归的我们打个招呼,倒能给人一些安全之感。回到房间我便大睡。
  但在酒意氤氲的睡梦中,“隽兰”这个好听的名字,以及所营造的意境,像散发着幽香的芷兰,悄悄地改变了我的心境,令我居住的酒店也意蕴非凡。
  本以为要带着遗憾离开,终于第四天即将离别酒店之际,见到了那位“隽兰姑娘”。
  当地的朋友介绍“这就是隽兰姑娘”时,我注意到这是一名身材颀长的“85后”,身着殷红色长茶裙,长发飘飘。一番交谈后知道,她的名字叫王淑琪,数年前毕业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目前是店长。眼前的她长发、素颜、明眸、皓齿、丹唇,脚下配一双碎花凉鞋,浑身透出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在隽兰酒店,除了那位黑眉黑眼的内勤大叔,包括王淑琪在内共5位女孩,掌管日常运营,她们都是“隽兰姑娘”。
  王淑琪说,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是由银座旅游集团总经理殷春阳起的。我问,名字是好听,会不会给游客以暧昧之感?她摆摆手,没有没有!这里面包含赞美天蒙山之意,挺拔俊美,重峦叠嶂。隽,俊美之意,在古代,还指谦谦君子风范。隽兰酒店藏于沂蒙天蒙山脚下,山水为伴,有空谷幽兰之感。日复一日嘤嘤绽放,静静等待,想要的无非是那么点儿小情怀。
  《致客信》是隽兰酒店开业后的一个小创意,文字由5位“隽兰姑娘”创作。按照时节的不同特点,每月都有不同的状物和感怀。
  酒店承接天下客,他们中,有九十几岁、曾经在此参军抗日的老红军及其秋游陪同,有潇洒不羁的“90后”登山客。更多的则是“60后”“70后”“80后”客群。王淑琪解释,其中以“60后”最认可,这部分人走南闯北,生活阅历丰富,遇到隽兰酒店的业态心里会有一种认同之感,唤醒了年轻时的某种情愫。另外,“90后”之所以还比较少,与近千元的较高价位不无关系,让经济刚刚独立不久的“90后”有些吃不消。
  选择入住隽兰酒店的游客,夜里享受天蒙山美丽的夜色,第二天爬山,或在酒店逗留,发呆,享受无拘无束的二日游行程。
  读过《水浒传》的人,知道宋江醉题反诗的故事。当年宋江在“浔阳楼”酒后抒怀题下“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引出一段千年传奇。可见“风景”这个东西最容易影响人的心情。隽兰酒店的房客会不会多情善感?王淑琪说,酒店会通过放置一些小卡片,与客人实行某种交流契合。在春机萌动的4-6月份,也会在酒店大厅设免费茶桌,给住客一个公共交流的空间,好多70后、60后人群都喜欢在大厅喝喝茶,聊聊天,碰撞出小火花。
  隽兰酒店目前在酒店及民宿业界还是孤本。善玩情怀、喜欢调调的她,不知不觉唤醒了许多中国旅人特有的诗心。
  您住过哪些难忘的民宿?有哪些动人的民宿故事?扫描“老乔游记”二维码找晚报记者说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