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东路街道
“四效”工作法推动网格化环境监管见成效
2017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记者 王倩 通讯员 牛耘) 为确保文东辖区环境监管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文化东路街道以创新环境监管方式为抓手,以“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以解决环境监管盲区死角为重点,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从源头减少环境安全隐患,提升辖区生态环境质量。
  一是细化部署见疗效。根据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文化东路街道及时召开网格化环境监管重点工作专题会议,积极筹措完善机构建设和专职人员及相关办公设施的配备,成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中心,加快推进辖区监控体系建设,实现辖区环境保护的动态管理,确保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落实。
  二是加强巡查有成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文化东路街道抽调骨干力量参与三级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中心平台的建设、运维和日常巡查工作,在办事处6.62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内设置13个四级网格体系,配备26名专、兼职环保网格监管员,负责对辖区内各类环境污染、“小散乱污”企业、生态破坏和环境安全隐患等环境行为进行日常监管巡查,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避免管理监管的“盲区”和“真空”,实现治理全覆盖。
  三是及时上报重时效。为保证网格化监管规范高效,按照巡查发现、报告审核、移交处置、沟通协调和督察考核等五项工作机制和流程,文化东路街道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收集情况、及时上报信息,确保违法问题早发现、急制止、速解决,建立良好环境信用。
  四是建立台账看实效。文化东路街道建立监管台账,填报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平台信息,做到后期执法有据可循,确保辖区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提高环境监管的专业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