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有儿科的特殊性,但并不是这种特殊性制造了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只是一个问题的“放大器”。“儿科医生荒”恰恰可以作为切入点,方便人们去观察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完成情况,也为整体性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电视剧《儿科医生》热播,再度引发公众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据报道,儿科医生短缺现象在我国长期存在,全国平均每万名儿童仅有5个儿科医生,具体到山东,这一数字也仅为6.6。相比人手紧缺的现状,对未来影响深远的儿科医生队伍断层现象,更加值得关注。
对比每600人一名医生的世卫组织标准,目前中国医生总量是达标的,“儿科医生荒”以及队伍断层的现象,意味着问题更集中于医生资源的配置上。一般说来,应对资源短缺可以在两个方面想办法,一是增加供给补缺口,二是减少不必要的需求。在应对“儿科医生荒”方面,不妨针对这一科室的特殊性,在供求两方面入手开出“药方”。
不能否认,目前存在的“儿科医生荒”与儿科的特殊性关系密切。尽管其他科室医生紧缺现象也存在,但更多地体现在资源不均衡上,大医院患者集中使得医生资源相对紧张,这是结构性的问题。儿科医生则不然,人手紧缺现象十分普遍,正如齐鲁晚报记者所了解到的,医院有编制却招不到人,新进医生倾向于去其他科室而非留在儿科,造成队伍断层。医生之所以对儿科“敬而远之”,压力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儿科检查少、用药少,是医院里的“赔钱科室”,儿科医生待遇是偏低的。
从新进医生的选择中不难看出,“儿科医生荒”也可以看做以药养医、以检养医的“并发症”,待遇低并不是因为付出少,而是他们的付出并没有充分体现在薪酬上。按理说,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可以有专业性的分科,却不该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之所以会出现“好科室、差科室”的分别,恰恰是医疗服务与工资报酬相脱钩造成的。打破“儿科医生荒”,除了加大后备医生的培养力度,更重要的就是继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让薪酬待遇更多地体现出对劳动的尊重,以此诱导医生资源向儿科回流。不妨把医生对科室的选择,看做这项改革的试金石。
除了增加人员供给和结构性调整,医疗服务的需求侧也有值得改进之处。如果说“过度医疗”在中国较为普遍,儿科则是当之无愧的“重灾区”。很多时候,由家长陪伴到医院就诊的儿童,原本不需要去医院儿科排长队,去医院是为了治疗,更是寻求心安。当然,无法苛责家长的爱子之心,也不能苛求每一位家长都有能力判断病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医疗资源的“下放”。现在很多地方推行的家庭签约医生制度,就是很好的切入点,相比带孩子去医院,徒增交叉感染的风险,多数时候家长们需要的只是专业性的指导。适当给儿科医生“减负”,改善儿科就医环境,也有助于减缓家长焦虑,减少医患矛盾。
总之,应对“儿科医生荒”,不是某个科室的事,而是需要放到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考量的问题。儿科有儿科的特殊性,但并不是这种特殊性制造了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只是一个问题的“放大器”。“儿科医生荒”恰恰可以作为切入点,方便人们去观察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完成情况,也为整体性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