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著处再写春秋,夫子故里又育夫子
夫子学校正新理念下的国学教育与德育教育
2018年05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夫子学校为学生举行成人礼仪式。
     本报记者 姬生辉 李从伟 通讯员 文华

  曲阜夫子学校把“立足儒学圣地,复兴东方正道”作为办学使命。“民族化、时代化、国际化”是学校的三大办学特色,“民族化”最重要的标志是国学。因此国学是学校发展战略的优先考量,国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学校的办学智慧。在这里你可以感悟圣贤先哲的人生智慧,在这里你可以追寻厚德存真的教育真理。
  打造课程体系
体验中感知国学魅力

  学校成立了以赵仁义校长为组长的国学经典教育领导小组和生德教育领导小组,创立“三四五生德模式”,以“四维度”为框架一线贯穿,国学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国学教育的宏观设计和整体规划,推行起来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为了便于教师讲授,学生诵读学习国学,学校领导审时度势,专门组织骨干教师成立国学教材编写委员会,结合学校实际编写了《春秋心语》国学教育系列丛书一套九册。在课程编排上独辟蹊径,多点开花。每个主题设计了四种课型:国学精读课、国学观赏课、国学体验课、感悟总结课。融合了读—背—观—赏—行—写,调动多感官,采取多形式,注入新活力。
  本着“办真教育,真办教育”的理念,学校坚持推行国学教育必修课和国学研修课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小学部和初中部每周开设两节国学课,高中部每周开设一节国学课的课程。这些课程和其他国标课程一样列入学校教学检查系列,小学部和初中部要举行期中考试,高中部要把国学作为期末考试的必考内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考试结果作为评价教师和考核学生的重要依据。
  夫子学校国学教育课程并不是简单的课堂讲解和诵读,更不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而是春风化雨式的,让学生在体验和参与中有所收获。结合国学教材,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成功举办古典诗词诵读大赛,举办以“理想和信仰”为主题的辩论赛。邀请祭孔专家、济宁文物局副局长杨义堂先生来校举办讲座,学校特聘国学讲师博仁老师也为全体师生做了多次讲座。对国学颇有研究的罗韶萍女士也多次为学生做了有关培育孩子成长的讲座。举办了高中学生成人礼和感恩孝道等一系列活动。将国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落实到行动中。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旨趣,把握国学的精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裕如。
丰富内涵发展
无形中见证孩子成长

  必修课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还开设了每周三节国学选修课程。学校在夫子书院设立国学专修教室,古色典雅的教室使人一进入就会感到墨香沁脾,同时有古典音乐环绕其中,如痴如醉,愉悦身心。学校和北京科大讯飞公司合作引进国内最为先进的3D互动智能教学系统,从视觉、听觉全方位给学生以真实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选修课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境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半个学期以来,学校的国学经典教育全面提升了语文素养,也成就了教师群体进步,丰富了学生内涵发展,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对学习有了兴趣,增长了知识,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以丰富,国学的魅力已经逐步内化为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优秀品质。
  小学部朱刘硕同学刚入校各科成绩不及格,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语文、英语成绩达到优秀,数学成绩也能达到七十分以上,多次被评为班“常规之星”和学校“校园文化人物”。初中部八年级二班罗舒科同学家在广东省,带着对孔子故里的向往,带着对儒家文化的崇拜,千里迢迢来夫子学校就读。不到一年的时间,四书五经已背得滚瓜烂熟,国学涵养得到提升,学习成绩出类拔萃。高中部高一、二班董晓红同学在主题教育中坚定了理想与信仰,在班内交流探访时,积极发言带动小组内成员,并为他人的发言提建议,写感悟;在英语课上激情发言,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在参加“当梦想与现实出现矛盾时,坚持梦想还是现实”为辩题的辩论赛中,思维活跃、论据多元,展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雄辩能力。
  如今夫子校园内一切井然有序,教室整洁、路面清洁、餐厅温馨、宿舍舒心。操场上生龙活虎,树荫下谈笑风生,教师与学生一道享受着传统经典的快乐。夫子学校遵循立足国学、挑战时代、走向世界、注重内涵、强化特色的发展理念,载着沉甸甸的使命,阔步迈向现代化,迈向世界,迈向未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