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滕子京
2018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葆元
  滕子京在历史上算不得名人。后人念及他,是因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对他的提及。没有滕子京就没有重修的岳阳楼,也就没有这篇醒世的篇章。所以滕子京是值得说一说的。
  那篇文中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是因何被贬赴巴陵的?
  滕子京曾驻守泾州前线,抗拒西夏军的入侵。庆历二年,西夏元昊进犯,宋军大将葛怀敏战死,元昊率军长驱直入直逼泾州边境。滕子京临危不乱,发动全城百姓抗击敌军。危急时刻范仲淹率一万五千人马疾驰救援,解了泾州之围。滕子京举一城财力为援军庆功犒军。这次战争之后,范仲淹举荐他为天章阁待制,这是管理宫廷藏书的高级文职官员。一年后,驻守泾州的经略安抚招讨史郑戩具本告发滕子京在泾州的犒军是“滥用官府钱财”“费公使钱十六万贯”。这时已经升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和监官欧阳修出面为他辩白,但是没有用,滕子京得到降职一级的处分,被贬到凤翔为太守,几个月后又被贬到虢州。监察御史王拱臣不依不饶一再上疏指出,滕子京“盗用公钱,所坐太轻”,于是庆历四年,他被贬到湖南岳阳,即范仲淹说的巴陵郡。
  滕子京为官勤勉,抱负远大却仕途坎坷,才干超强偏屡遭弹劾,他的抱负和才干都与他无与伦比的人品有关。在此之前,他因与范仲淹等人屡屡上谏,劝宋仁宗的母亲刘太后放弃垂帘、还政于朝而被刘太后怀恨。天圣七年,一场雷火击中毫无避雷设施的玉清昭应宫,将一座巍峨的宫殿化为瓦砾,刘太后以此为由头将反对她的一干人员范仲淹、滕子京逐出京师。滕子京被贬到福建北部的邵武县,他没有垂头丧气,在那里做了很多恤民情得人心的好事,访贫苦,建学堂,深受百姓爱戴。三年后又被调回京师,授任殿中丞。这是管理皇帝衣食起居的官员。偏偏天公与他过不去,又一场雷电击毁内宫,连着烧毁八座殿宇,要不是一个“小黄门”发现及时,拉着仁宗皇帝逃往延福宫,差点没把仁宗烧死。仁宗大怒,降罪于滕子京。虽经辩解,暂时压下这一案,但两年后又有人重提此案,认为滕子京所奏失火原因不实,有难推失责之嫌,仁宗皇帝据此再次将他贬到信州。这个官场,总有干事的,也总有看着别人干事、专门“挑眼”的。历来如此!所谓疏奏,既有提交为政报告的,也有给皇帝打小报告的,孰清孰浊,全凭皇帝一人定夺。皇帝不调查,听信人云亦云,又兼一言堂之金口,乱判便不可免,使想干事的总是战战兢兢。打小报告之风在宋仁宗赵祯的父亲——宋真宗赵恒时代就风靡朝廷。一次赵恒问宰相李沆,别人都有密奏,为何偏偏你不写?李沆回答,臣有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奏?搞密奏者非谗即佞,我深恶此道,岂可效尤!然而,如李沆者少之又少。为政之人,善“密奏”者得宠,凛然者得谤。滕子京的抱负破灭于他的“不打小报告”,也只好受人摆布。
  然而他的政绩得到人民的认可,在岳阳治理几年便见成色,范仲淹赞扬他治下的岳阳“政通人和”。重修岳阳楼他又给历史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科进士,范仲淹初授泰州西溪盐官,发现海堤常被海潮冲垮,造成盐民之灾,便提议加固堤堰。他的建议被知州张纶采纳,他又举荐滕子京协助施工,实际上就是担任工程总指挥。滕子京任劳任怨,奔波于海疆之上,显示出卓越的协调能力和建设才能,堤堰筑成,铜墙铁壁,备受张纶称赞。后擢升为当涂、邵武两县知县,又把两县治理得井井有条。滕子京是个干实事的人,还是一个顶缺的人,哪里缺少人手,顶上去的人非他莫属。综观他的一生,搞过盐田建设,做过基层知县,也做过镇守一方的知州,在高层为圣上服过务,也在中央机构任过职,最可贵的是在国家受到侵犯的时候,一介书生放弃安逸,奔赴前线,修筑起捍卫国家疆土的大堤。他的一生如诗般慷慨。其实滕子京就是个词人,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却十分精彩。在岳阳,他修完岳阳楼以后,邀请范仲淹为楼作序,自己也写下一篇《临江仙》,词曰:“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间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作了这首词不久,他又接到调令,从岳阳转徙苏州。他为社稷解忧烦,始终享受不到成功给他带来的喜悦,他一生都在贬谪中行走,到苏州的第二年便在忧郁中辞世。那一年是庆历七年,他享年四十六岁,正是建功立业之年。
  滕子京有生之年背负着“滥用公钱”的罪名。他死后,与范仲淹携手推行庆历改革的苏舜钦恰贬居苏州,他为滕子京作祭文曰:“忠义平生事,声名美翟闻。言皆出诸老,勇复冠三军”。《宋史》称滕子京“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历史是公正的,没有给他勋章却还给他一个清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