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舌尖安全岂能“半途而废”
2015年08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曙明
  在“问食品药品安全——谁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电视问政节目中,现场播放了几段记者的暗访视频,无论是毒韭菜、处方药、泔水养猪,还是黑木耳作坊、消毒餐具清洗、保健品虚假宣传,看了都让人颇感触目惊心,对此人们不禁要问,职能部门,你们的监管哪儿去了?
  监管需要主动作为,查处只是监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职能部门不能总是等着出了问题才去查处。监管需要全天候、全覆盖,做不到就是失位缺位。时下人浮于事的庸懒散是机关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以我不认可什么人手不够的说法,因为此说与人浮于事的庸懒散现状正相反。况且,部门的人员编制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动不动就拿人手不足来说事,其实是在推卸责任。
  监管缺位就是监管缺位,不缺位何以会有这么多问题?政府部门凡事都应先从自我查找不足入手,别动不动先来段自我表扬。“黑木耳作坊”存在了多年,为什么未能及早发现?如今黑心人溜之乎也了,难道他还能上天入地?相关部门是不想作为还是不愿作为,市民心里其实都明白。韭菜是大路菜,远途而来的可能性很小,抽查了七批残留农药全部超标,不知道产地就能让这件事成为“休止符”吗,相关部门为何没有跟踪查处?消毒餐具的清洗作坊污水遍地,即使有消毒设备,这种环境能让消毒餐具达标吗?市政府明令禁止泔水养猪,相关部门为什么不落实,假如高温加工设备是聋子的耳朵怎么办?保健品虚假宣传由来已久,何以屡禁不止,管理条文再多不抓落实又有何用?处方药没有处方也能买卖,且多家药店如此,相关部门为何未能举一反三?上述这些案例,统统指向监管缺位,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监管不到位怎么说也没理,零容忍不是靠说而是靠做。在问政会上,面对主持人如何健全发现机制的提问,相关部门都未能回应作答,希望会后相关部门能认真研究,期待从完善制度上解决监管缺位的问题。让我说,监管到位需要健全发现机制,而发现机制需要以主动作为为前提,建立健全发现机制,要在“互联网+”上做文章,要在加大巡查力度上做文章,不能坐等举报,如此才能最大可能地保证舌尖上的安全,而要做到这些,主动作为是必备前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