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保,不能光凭市场良心
2015年08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万兵

  电梯事故频发,电梯维保行业的乱象进入公众视野。
  维保公司为了抢生意,不惜把价格生生压掉一半多;低价抢来生意,再依靠使用廉价的配件和不专业的人工来节省成本。每天承载着无数生命的电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上上下下。
  在很多人看来,维保公司无疑成了那个举起大刀的刽子手,但事实却并没有这么简单。维保公司的确良莠不齐,但并非所有的维保公司为了争抢利益,都“喜欢”拿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冒险。
  甚至对不少正规维保公司来说,他们也被深深困扰着。有的电梯维保公司现在甚至不愿意去接本公司电梯以外的电梯维保业务。不少小区物业眼里只有低价,也赶走了很多正规维保公司。
  而物业在选择维保单位时,看似经过招投标等光明正大的程序,其实自主性和决定权都极大。与此同时,前来竞标的维保单位在资质、技术力量、诚信等方面都缺少一道硬杠杠,加上本身维保经费不足,渐渐地,“价格低”就成了最硬的一道杠。
  反观整个过程,电梯维保行业几乎一直处在市场自我调节之中,成了维保单位的“良心买卖”,缺乏监管部门日常中的“步步紧逼”。
  国家质检总局明确提出,电梯的制造单位要对电梯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负责,使用管理单位要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负责。但实际情况是,不同单位之间互相推诿扯皮,最终让电梯掉入了无人监管的夹缝中。
  实际上,每个部门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职责。电梯的使用单位应该承担起电梯的日常管理职责,监管部门则应建立健全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此外,做好日常巡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宣传使用安全等工作也很必要。
  从维保价格这个细节来说,目前济南尚无指导价。因此,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指导性参考价,也能为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提供有效的指引,把在维保市场中滥竽充数的公司挤出这个市场。
  总之,电梯安全关系到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防患未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远大于事故发生之后的所谓应急处置和行业整饬,需要生产者、使用者、管理者、监督者共同发力,将大病扼杀于腠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