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关注

A04版:壹读

A05版:壹读

A06版:壹读·互动

A07版:壹读·关注

A08版:壹读·聚焦

A09版:身边

A10版:身边

A11版:动向·国际

A12版:文娱·影视

A13版:青未了·随笔

A14版:乐动·足坛

A15版:新闻·速览

A16版:封底·看点

B01版:今日济南

B02版:济南

B03版:济南

B04版:今日济南

B05版:今日济南

B06版:济南

B07版:今日济南

B08版:今日济南

B09版:今日济南

B10版:今日济南

B11版:今日济南

B12版:今日济南

B13版:今日济南

B14版:今日济南

B15版:今日济南

B16版:分类招聘

H01版:今日运河·城事

H02版:今日运河·城事

H03版:今日运河·城事

H04版:今日运河·城事

HC01版:太白湖·头版

HC02版:太白湖·看点

HC03版:太白湖·新城

HC04版:太白湖·家园

Ht01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2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3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4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5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6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7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8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9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0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1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2版:今日运河·专题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城事

J03版:今日烟台·城事

J04版:今日烟台

K01版:今日潍坊

K02版:今日潍坊·关注

K03版:今日潍坊·城事

K04版:今日潍坊·教育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重点

P03版:今日菏泽

P04版:今日菏泽

Q01版:今日青岛·头版

Q02版:今日青岛·关注

Q03版:今日青岛·关注

Q04版:今日青岛·关注

Q05版:今日青岛·关注

Q06版:今日青岛·城事

Q07版:今日青岛·关注

Q08版:今日青岛·综合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专版

R03版:今日日照·体彩

R04版:今日日照·形象

S01版:今日泰山

S02版:今日泰山·城事

S03版:今日泰山·城事

S04版:今日泰山·综合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城事

W03版:今日威海·城事

W04版:今日威海·关注

Y01版:今日淄博

Y02版:今日淄博·抢眼

Y03版:今日淄博·抢眼

Y04版:今日淄博·巡城

新兴产业挑大梁,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

省会崛起变强,何为支撑

齐鲁晚报     2020年05月12日
  占地26.3平方公里的济南国际金融城正拔地而起,气势雄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青先 摄
  当前,省会济南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让济南朝着做大做强省会城市目标奋力迈进。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济南要想变强,离不开产业发展实力变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杰

产业结构在逐步优化
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济南实现“大强美富通”,离不开产业发展实力变强。
  自2000年以来,济南市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一直持续“三二一”的发展趋势,日趋合理化、高级化。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9年的3.6%,但增加值由2000年的95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343.06亿元。
  第二产业比重也是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43.9%下降到2019年的34.6%,增加值由2000年的418.6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3265.22亿元。
  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三大产业结构最高,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46.1%上升到2019年的61.8%,这一比重在山东省内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增加值由2000年的438.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5835.09亿元,增加了12倍之多。
  不只是三产的产业结构在持续优化,产业内的结构也在持续优化。
  近三年来,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长情况来看,对城市发展起战略推动作用的新兴产业,增长速度正在逐渐赶超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传统行业。
  参照济南市公布2020年一季度GDP数据,以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表现活跃,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38.77亿元,增长16.1%,向上拉动GDP增幅1.1个百分点,这也是济南一季度经济运行中最大的优势和亮点。
  济南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征曾表示,原来以为济南的金融、电子产业不强,但它们经受住了考验,新兴产业的带动力也在增强。“新兴产业要看贡献值,体量未必很大,但要看增量,现在新兴产业正在挑大梁,侧面说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
城市的做大做强
产业项目至关重要

  1月5日,济南发布了《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和《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引领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根据规划,到2022年,济南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由此拉起新一轮城市间综合实力比拼,更彰显出济南实现“大强美富通”的决心。
  光有决心,远远不够;取长补短,认识差距,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4月3日,伴随着郑州官方公布2019年GDP数据,2019年国内前20大城市排名尘埃落定。参照各大城市所公布的GDP数据,这20大城市座次,青岛和济南分别以11741.31亿和9443.4亿位于14位与20位。
  合肥虽未排入前20名,但紧随济南其后。2019年合肥GDP是9409.4亿元,和济南9443.4亿元相比,只差34亿元。而郑州则“紧咬”青岛,和青岛GDP仅差151.61亿元。
  回顾合肥和郑州的晋级之路,就会发现产业项目的重要性。
  2008年,屏幕显示器生产的世界级龙头企业——京东方科技落地合肥,合肥开始进入快车道;随后,合肥又投资128亿元的招引集成电路龙头企业——晶合晶圆制造。自此,合肥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芯屏产业集群。
  2011年,合肥家电产业产值一举突破千亿元,更是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到2017年,市场份额连续8年居全国之首,更被誉为“家电之都”。
  至于郑州,2011年,富士康落地郑州;随后华为、中兴等厂商纷纷落户郑州,形成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郑州的主导产业之一。得益于此,2018年,郑州市外贸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占全省总额的70%以上,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第一位。
战略性产业项目
将带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一座城市的做大做强,产业项目至关重要。正因为此,济南市正在超前布局,赢得高质量发展的先机。
  4月2日,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当天集中开工树兰(济南)国际医院项目、中欧智造港项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济南分部等6个项目,涉及医疗健康、高端物流、新能源等领域。
  对于这6个项目,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说,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必将对优化全市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今年是济南实现“GDP过万亿”目标的关键之年。济南更是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70个,总投资1.38万亿元,年计划投资3047.3亿元,为历年之最。
  而在这270个项目中,产业项目199个,占比接近总项目七成。即便是名单之后的100个重点预备项目,产业项目(73个)也占了七成以上。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发展后劲。”济南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主任唐军说。
  此外,通观这199个产业项目大都聚焦大数据、智能、生物医疗、金融等新兴行业。其中,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有10个,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项目为50个,生物医药项目为8个,先进材料项目为11个,产业金融项目为47个,现代物流项目为12个,文化旅游项目为16个,科技服务项目为22个。
  “这些产业项目都具有战略性意义,而且反映了政府的超前布局。”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吴学军表示,上述产业项目未来投入使用,将大幅带动济南经济高质量增长,有效促进济南经济发展动能的转型升级,“旧动能在有序淘汰,但新动能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步显现。”

  自2000年以来,济南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化、高端化。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9年的3.6%,但增加值由95亿元上升到343.06亿元。

  ●第二产业比重也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43.9%下降到2019年的34.6%,增加值由418.6亿元上升到3265.22亿元。

  ●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由2000年的46.1%上升到2019年的61.8%,这一比重在山东省内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最高,增加值由438.6亿元增加到5835.09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