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娄士强(本报评论员) 嘉宾/王茂林(本报记者) 刘兵(保险调查员) 胡亿方(法律从业者) 陈荣(驾校教练) 尽管我省多个地市近几天都出现降雨,但雨过天晴之后,高温仍将卷土重来。您从事的职业是否受到高温的困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怎样的保护呢?本报邀请了几位不同行业的市民参与圆桌评论,畅聊他们对高温的看法。 有些劳动者“躲不掉”高温 娄士强:近日,省里不少城市都下了雨,雨过天晴之后,高温又卷土重来。秋老虎已经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它的威力。 王茂林:确实是这样。8月6日至12日我省已连发7天高温黄色预警,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不断刷新历史极值。 娄士强:这样的天气想必对很多行业的劳动者都造成了影响,而且对不同的行业来说,高温的伤害也是不同的。 刘兵:就拿我这一行来说吧,受高温的影响就很严重。我是做寿险调查的,比方说,买保险的人出了事故,怎么个情况,是谁的责任,都得去现场核实。像七八月份这样的天,该出门还得出门。 陈荣:像我这样的工作,虽说是在车里,也很烦恼。有的教练车还不开空调,临近考试了每天要练九个小时。 王茂林:之前也采访了一些环卫工,他们有时候确实需要顶着高温工作。一些特殊行业的人往往会受到更大的侵害。 陈荣:我现在住的就是一个比较旧的小区,天热大家都开空调,变电箱烧了好几次。每一次都有供电公司的人来抢修,他们可都是在最热的时候工作啊,有些还是在户外。要是他们停工了,整栋楼几十户人家就受罪了。 刘兵:和他们比,我的工作已经非常不错了。对这些高温下的特殊行业劳动者,大家确实要给他们特别的尊重。
高温天气带来经济负担 娄士强:从情感上尊重他们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给他们充分的保护,包括发放高温补贴之类的措施。 刘兵:说到高温补贴,我们公司6到8月份都发,每个月是80块钱,入职5年了,也一直没变过,出门买几瓶矿泉水就都花光了。 胡亿方:这80块钱的由头应该是2006年省里发布的《山东省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你们公司执行的是最低标准。 陈荣:有高温补贴还算好的,现在很多教练都是临时工,根本没有什么补贴。特别是有些驾校不让教练车开空调,说是开了空调怕动力不足,或者说开着车窗便于指导学员观察。 王茂林:在一些报道中,驾校通常也是这么解释的。 陈荣: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但据我个人了解,省钱才是主要原因。一位汽修专业的老师做过测算,如果开空调,科目二训练每小时要多烧1个油(1升油),科目三相对少一些,但估算也要多烧0.8个油,省下的油钱很可观。 娄士强:虽然是省钱了,但对教练员的身体都是有害的。也就是说,有的驾校为了经济利益,损害了教练员“降温”的权利。 陈荣:现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驾校明令不准开,一种是把用油指标和教练奖金挂钩,多数教练宁愿自己忍着,他们收入本来就很低了,全靠奖金撑着呢! 娄士强:这么看来,高温就变成了教练员的经济负担,对这样的基层劳动者来说,他们要解决的还是一个收入问题。 胡亿方:也有一些低收入者,即便拿到了高温补贴,恐怕也不会用来为自己抵御酷暑,更多的是贴补家用了。所以说,提高基层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是抵御高温的一种办法。 刘兵: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80块钱不算多,但毕竟也能体现公司的关怀。如果标准能跟上CPI,至少我个人就会觉得满足不少。这还是个钱的问题。 维护劳动者权利需要共同努力 娄士强: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能发放高温补贴的企业还算不错的,很多公司为了控制成本,都把这块费用隐去了。 胡亿方:这个有具体规定的。对于克扣防暑费的,劳动者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由县级以上社会保障部门责令企业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陈荣:虽然法律规定了权利,但有些劳动者还不知道,即便知道了,能跟老板撕破脸的人又能有几个呢?万一因为这几十块钱被开除了,也得不偿失啊! 刘兵:就算是有人举报了,20000元的上限对一些企业也没啥作用,怕的是,有时候罚了就不管了,解决不了问题。我倒是觉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会比经济处罚更有效。 胡亿方:这一点我很赞同。企业重视的是名誉,行政部门对受罚企业的情况应该定期进行公示,媒体也可以对处罚对象进行跟进报道,与行政机关一起对不良企业进行监督。通过社会各方的努力,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这样的话,权利受到侵害的劳动者就更有勇气站起来了。 娄士强:确实是这样,高温天气袭来,没有人是旁观者。在维护劳动者权利方面,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责任心的不断增强,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媒体开展的舆论监督,以及每一个劳动者对自身权利的珍视,都是不可或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