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忠 元代文学家张养浩不仅有文名,也是一位经世治国的廉吏能臣。在他死后,两个村庄因此而得名。祖籍地阳丘县崖镇(今章丘市相公庄)更名为张相公庄。埋葬地历城北园一村庄得名张公坟村。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他,实乃殊荣。 元至元七年(1270年),张养浩出生。少时勤奋,好学不倦。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因文名受山东按察使赏识,推荐为东平县学正。不几年后进京求仕,献书于中书省不忽木。不忽木大奇其才,留朝作令史。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年)被选堂邑县尹,从此步入仕途。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张养浩被召为皇太子文学。次年兼任监察御史,入朝为官。身处朝堂,他目睹朝政的诸多弊端,常常忧愤于心。三年后,毅然以言官之责,向元武宗冒死上书万言《时政书》,列举了当朝十大弊端:一曰赏赐太侈;二曰刑禁太疏;三曰名爵太轻;四曰台纲太弱;五曰土木建筑太盛;六曰号令太浮;七曰幸门太多;八曰风俗太靡;九曰异端太横;十曰取相之术太宽。一时触怒武宗,下旨罢职,“且谕台院永不录用。” 第二年,皇太子即位。作为曾辅教自己的文学,仁宗熟知张养浩的才能和品格,重新起用他为翰林兼国史院直学士。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任礼部侍郎,与礼部尚书元时善一道主持了元代第一次进士考试,事后升任礼部尚书。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英宗初继皇位,有的朝臣进言,元宵节在宫内张灯结彩,盛大欢娱。张养浩知道后,上书《谏灯山疏》,厉言劝阻。英宗迫于压力,取消了这次奢靡之举。事后,张养浩目睹政风日下,便以父老归养为由,辞官回了济南云庄别墅归隐。 回乡后的七八年间,朝政不稳,四换天子。虽然朝廷七次召回,张养浩力辞不赴。 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廷特命张养浩为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赴陕救灾。面对百姓的苦难,他不再隐寂,闻命后即刻起程上任。行至河南新安县内,已见流民沿途,尸横无数。他不忍前行,令随从掩埋路旁的尸体,解囊周济老弱灾民,并亲口尝试灾民食下的草根树皮。到了潼关,有感于历史的兴衰和人民的苦难,张养浩奋笔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词末一声惊天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振聋发聩,让多少后来的仁人志士感慨万千,吟诵千年。 是年四月初二,张养浩到达行台衙门,“既视事”。同僚设宴接风,遭他呵斥:“此岂为乐时耶!”随即布置官员、百姓到社稷坛祷雨。不日阴云骤来,雨满三尺,庄稼成活,百姓叹为“相公雨”。旱情解除后,张养浩实施一系列措施,救治疫病,稳定物价,惩治贪吏,减轻税役。自到任时起,他“旦起理荒,矻矻无顷刻暇”,终因积劳成疾,于七月二十七日病逝于任上,终年60岁。陕民闻讯,“哀之如失父母”,呼号“张大相公”归来。在他的灵柩返乡起程时,官员执绋,百姓挥涕,绵延郊外数里。 张养浩去世后,朝廷按他的要求,发出救灾款百万余锭,商贩的米粮大量聚集而来。是年秋,田园丰收,难民生计得以复苏。朝廷赠与他一品荣禄大夫,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