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产“零距离”,课堂就是微企业
烟台船舶工业学校实训教学模拟工厂生产全程,普及数字化
2014年05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学生正在数控模具实训车间上课。 本报记者 刘清源 摄
     本报记者 刘清源

  在学校上课就能经历一个大工厂的所有生产环节,实行国外课堂普遍运用的小组制,6名学生一个小组,再以产品的模拟、设计、仿真、加工、检测和装调设置专门负责人。一种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烟台船舶工业学校正在悄然兴起。新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非常好。在去年的技能考证中,学生中级通过率达到90%以上。
数控实训>> 学生写编程,机床自动生产
  26日,在烟台船舶学校的数控车间里,20多台数控铣床、车床正在高速运转,但仅有两名教师在来回巡视,却不见学生“真面目”。经指点,记者来到一旁的数控模拟实训室,看见学生人手一台电脑,都在紧张地编写加工程序。辅导教师倪鹏告诉记者,在数控模拟实训室,每个学生通过电脑编写零件加工程序,然后通过电脑进行模拟加工,程序无误后直接传输到数控机床。每台机床都配备了无线接收设备,接收到指令后,机床按照程序自动进行加工、生产,和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完全一样。
  另一侧的课堂上,一名学生在数控铣床上加工零件,其他学生和老师则通过一侧的电子白板全程观看学生的操作过程。教师不时对每一个操作环节进行点评,提出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学生也不时提出疑问,展开现场讨论。倪鹏介绍,原来的实训教学是一台机床由一个学生操作、周围一圈学生观看,既影响学生操作,还不安全。现在互不干扰,讨论区的学生不但能看清楚操作的每一个细节,而且还能通过讨论完善加工程序。
PLM体验中心>> 6个人就能组成一个“微企业”
  在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验中心,记者看到教师将2011秋模具大专班学生分成了模拟、设计、仿真、加工、检测和装调6个小组,每组6名学生,按照分组任务分别完成,一节课一轮换,全程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倪鹏介绍,整个PLM体验中心就是一个“微型版”的现代企业生产模型。通过体验中心的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达到“零”磨合期,上手快,适应强,很受企业欢迎。该班学生在一年前就被企业选定。
  在科技为王的现代企业生产中,不少企业都完全采用新技术运作方式。为了和先进的企业一线对接,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烟台船舶学校的数控模具实训车间还专门配备了查询机,在很多采用“无纸化”办公的企业里,通过查询机可以查看各种图纸、数据,甚至老师上课的教案及资料库,方便上机操作。
  “学生对这种‘数字化’的实训教学模式非常感兴趣,技能水平提高水到渠成。去年技能考证,中级通过率达到了90%,提高了10个百分点。”学校教务处宫生平主任介绍。谈到即将举行的2014年技能考证,他更是信心十足。
教学改革>> 实训教学迈向“数字化”时代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近年,随着开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形成“两张皮”,学生就业难以找到满意的岗位,企业难以找到满意的人才。学校在对大宇造船、东岳汽车、LG浪潮、斗山机械等五大产品集群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对实训基地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层次对接。
  学校对数控、模具、汽车等专业实训车间进行升级改造,模拟实训、仿真体验、一体化讨论等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下一步,学校还将在其他专业普及实训教学“数字化”,使学校实训教学全面迈向“数字化”时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