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科本质 强化学科素养 优化学科教育
——临淄区实验小学课程整合校本研究的实践和探索
2015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省教科所研究员张斌博士到校指导课程整合
  张国华老师的意义构建课程
   诵读经典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本报通讯员 王景涛 孙永波
  学科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教师向学生传经送道的主要途径,实施好学科教学,让孩子感受浓厚的学科文化,培养良好的学科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2011年,我们开始关注学校学科教育,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存在就教材教教材的问题,缺乏整体把握学科知识、学科思想、学科文化的意识与能力,课程意识淡薄,课程实施能力薄弱;学生方面存在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科基本能力、学科素养整体不高,实践和创新能力薄弱。
  于是,我们在思考:小学学科教育到底会给学生留下什么?
  学校名誉校长于永正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语言,留下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告诉我们: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终身受益。
  基于这样的认识,临淄区实验小学以“创办适合师生发展的金色校园,锻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培养全面而具个性发展的学生”为办学宗旨,以突出学科本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目标,整体构建学校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借鉴山东省教科所张斌博士提出的“KDB”课程整合模式,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科整合实验,开展学科项目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好吃而有营养”的学科教育。

突出学科本质,构建学科课程体系
  语文学科,“主题整合”。根据课程标准和目标,从培养学生“五项学科素养”(写好字、写好文、会听话、会说话、会朗读)为出发点,对语文学科内容进行“主题整合”(最初我们称之为“加减整合”)。3-5年级的阅读课和写作课是以“读写结合点”组织教学单元,有的课文打破了原先教材的编排顺序,每组课文2-3篇,每学年20篇“典型课文”。每组主要包括导读、课文、生字、阅读题目、习作题目、写作知识点链接等内容。写字课使用自编教材(2013年出版),与语文教学同步,每周一节写字课,每天下午15分钟练字时间。经典诵读课使用自编读本,每天早上15分钟诵读时间。
  数学学科,结构整合。2012年,我们从“数学概念”、“计算能力”、“图形与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能力”四大方面分类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形成每册教材的知识结构图表。2013年开始,以数学核心概念为主线,纵向建构基本数学模型,如:十进制模型、整体部分模型、比较关系模型……;横向建构具体的“数学概念”,如整体与部分模型中的“和”、“差”、“同样多”、“大小数”……将这些具有种子能量的知识生长点串联整个小学数学知识,形成数学学习的内在逻辑,不断进行“教结构”和“用结构”,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得以培养。
  英语学科,归类拓展整合。将教材中的单词和课文按情境进行重新归类,每一类都要拓展补充一定量的英语词汇组成新的情景短文,借此扩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其他学科,特色整合。开设乒乓球课、动漫课、电钢课等。

强化学科素养,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语文项目评价主要包括认字、书写、课文朗读、经典诵读、阅读、现场作文等评价。评价项目均以现场测评为主,下有底线,上不封顶,等级评价。如书写采用“十段三星”评价方式,学生可以跨段申报。
  数学项目评价,主要包括口算、操作、说理分析、数学日记等,其中说理分析是重点评价项目,要求学生数学语言简洁完整,能借助画批、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
  英语项目评价,主要包括:听力、单词认读、情景对话、情景表演、儿歌演唱等。
  其他学科项目评价重点放在素质能力方面。
  学习习惯的评价。依据《实验小学学生学习习惯评价表》,从学习用品摆放、课堂礼仪、读姿坐姿、倾听、回答问题、合作交流等诸方面进行评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