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停车位怎么“包”得有明白账
2015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国维

  据《齐鲁晚报》7月9日报道,为了保证大型车辆进出通畅,施工单位一口气“包”下了东舍坊街20余个停车位。由于并非全天施工,不少空余车位闲置着,这引起周边市民质疑:作为公共资源的车位,是否可以租用?而有车位却不让停车,是否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
  泺源大街周边停车一直非常紧张,现在有空车位却不让停,想停车的市民着急上火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此,历下区停车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特殊情况占道停车需经过审批,由于施工单位没有报批,“包”下这么多道路停车位的做法不合规,而把板子全打在施工方身上,也不妥。因为施工方行为并不算“霸道”,旁边施工将车辆停在附近确实不安全,20余个停车位他们是交了费的。
  那么问题来了,没报批的情况下是谁给施工方开了方便之门,什么情况下能包车位、包车位交费多少是谁定的,这些费用又交给了谁呢,最终又流向了哪里。我想,这些问题也值得追究一下。
  公共停车位主要是提供流动停车服务,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而不是有需要的特定人员。管理人员在施工方未得到报批的情况下将停车位包租给单位和少数人员,也就违背了公共停车位的公共属性。
  防微杜渐,相关部门不妨强化对停车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其收费和管理行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