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音乐会、草根秧歌队咱这都有
文化馆每年组织近200场公益活动,已惠及20余万人次
2015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9日讯(通讯员 刘学谦 王磊) 近年来,长清区文化馆大力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扣紧“建”文化、“送”文化、“种”文化和“养”文化,始终坚持走文化建设服务人民、惠及百姓的道路。在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让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办文化、谋利益,开辟出群文艺术新风尚。
  长清区文化馆是群文艺术传播者主体和中坚力量,对于活跃本区群众文化基础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区文化馆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服务网络在“广”字上下功夫,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构建区、镇、村、户“四级文化阵地网络”。如今,区文化馆每年要举行迎新春花灯会展、书画春联下基层、百姓大舞台展演、民间艺术表演、消夏文艺演出专场、大众艺术节文艺晚会、摇滚音乐会等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近200场次。
  活动内容在“丰”字上做文章,区文化馆不断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艺术、美术、书法、摄影到农村,到工厂,到军营,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演出,鼓励支持专业艺术院团在职和离退休演艺人员开展文艺辅导或展演活动,国有文化单位每年要安排一定场次的减免费演出和艺术讲座。区文化馆内的美术培训室、钢琴培训室、舞蹈培训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棋牌室、乒乓球室目前已全部开放,文化活动惠及人次达20余万人次。
  服务方式要“活”起来,区文化馆坚持城乡文化一体化理念,借鉴军企民共建、城乡结对等模式,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文体设施向农村延伸,文化服务向农村拓展。通过经常性地开展文化下乡、广场文化节、文化常驻村等活动,为群众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文化鲜宴”。济南市豫剧团、高跷秧歌队、曲艺说唱团、武术团队、庙会表演等本土文化队伍长期活跃在农村,形成了传统特色文化品牌,在农村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区文化馆紧紧瞄准这一庞大的文艺队伍,对这些“乡土文化”、“草根文化”持续扶持,并大力发掘、培养文化骨干,为农村培育出一支永不带走的“乡土艺术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