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孝子心,小小年纪早当家
14岁女孩李慧敏,帮着父母挑起生活重担
2015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忙完家务后,李慧敏还要教妹妹读书认字。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周萍萍
  清晨六点钟,在孝里镇马岭村这个宁静美丽的小山村里,读七年级的李慧敏早早就起床生火做饭了,倒水、投米、热馒头……瘦瘦的她已将这些家务琐事熟练掌握,这个14岁的女孩子每天都重复着这些事情。“能为父母分担一些生活家务,是我愿意做,也是我应该做的。”这个山村女孩用她瘦弱的肩膀和一颗炙热的孝子心“反哺”着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2015年,品学兼优的李慧敏被评为孝里中学“感动校园十大孝子”。
■父亲病倒,分担家务安抚妹妹
  李慧敏是孝里中学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从小到大,家里有疼爱她的爸爸妈妈和可爱的妹妹,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然而,就在去年冬天,她的爸爸因障碍性贫血住进了医院。“那天回到家后,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就蒙了。”爸爸的突然病倒让李慧敏非常难过,“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就是为了照顾这个家,才过度劳累病倒的。”就在那一瞬间,这个本该无忧无虑的女孩突然意识到,作为家里的长女,自己应该承担起做女儿的责任,为父母分担些生活的压力。 
  “妈妈去医院照顾爸爸,因为走得慌忙,家里面弄得乱七八糟,一片狼藉,还有妹妹需要人照顾。”回想起爸爸住院的那些日子,李慧敏说,她心里虽然很害怕,害怕失去爸爸,但她必须得坚强,“妈妈照顾好爸爸,我就得照顾好妹妹,这是做女儿、也是做姐姐的责任。” 
  安抚好年幼的妹妹,李慧敏开始学着张罗家里的一切。冬天柴房里的柴火都很潮湿,不容易生火。就在那个冬天,在每天放学后冷清的黄昏,李慧敏都要跑到村头的柴火垛,从那里一点一点往家里抱柴火,尖锐的棉花秆好几次划破了她的手,可小女孩从不喊疼,最多偷偷掉几滴眼泪。每个周末,李慧敏先监督妹妹做完作业,然后洗衣服、收拾屋子,忙完一切家务后,再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打电话是我和妹妹最高兴的事儿,当我听到爸妈熟悉的声音时,什么都不害怕了。”年仅14岁的李慧敏懂事得让人心疼。
■努力学习,用成绩证明自己
  爸爸在医院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由于家里无法承担高额的治疗费,被迫出院回家。看着床上脸色蜡黄的爸爸,李慧敏心头一阵酸楚。爸爸需要卧床养病,妈妈必须时时刻刻陪在床边照顾他。为了帮家里分担生活压力,李慧敏主动跟着大人去地里学刨地,上学之余替家里看管着那几亩薄田。在地里干农活很辛苦,对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年仅14岁的小姑娘,但李慧敏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累,“早晚都得学种地,生活在农村,这是维持生计的本领,我学得早,领悟得也早,没什么的。”李慧敏的手掌心里被磨出了不少茧子,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成长的“印记”,她还嫌自己做得不够。 
  从小到大,李慧敏的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这也是父母最大的骄傲。为了不让患病的爸爸再为她操心,李慧敏比之前更加用功,由于做家务,学习时间变少了,可她的成绩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都会想想妈妈照顾爸爸的不容易,没有理由放弃啊。”功夫不负有心人,之后的历次考试,李慧敏取得过多次年级第一。“我认为,一份好的学习成绩,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爸爸知道我考得好,或许恢复得就快。”李慧敏说。
■喂兔子挖草,挎着篮子满山跑
  因为家住山区,吃水不是很方便,尤其是冬天,水管容易上冻,需要隔几天放一次水,把水接在水缸里。李慧敏考虑到妈妈的腰不好,于是就担起了接水的重活。“妈妈每次都只让我接半桶水,我总会偷偷地把水桶接满,一桶一桶地提。”李慧敏说,一开始提一桶水,真的很沉,身体瘦弱的她勉强才能提得动。水管到水缸的路很远,在路上免不了摇摇晃晃,最后倒入水缸里的就只剩一半了。“时间长了就熟练了,久而久之,我就能把水平稳地倒进水缸了。”说起这事,李慧敏一脸骄傲。
  家里养着一只大兔子,今年春天又生了九只小兔子,只要李慧敏在家,给兔子们挖草的任务就落在她身上。“挖草是好挖,但给它们挖喜欢吃的最鲜嫩的草就有点困难了。”春天刚到,草又不多,她得挎着篮子满山跑,山上石头特别多,各种杂草长得也很多,“从来不会觉得累,觉得苦,反倒觉得很有意思。”李慧敏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