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童文学作家鲁冰:
童话,照亮孩子心灵的一盏灯
2015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鲁冰正在演讲。
     本报记者 汪泷
  提及童话,安徒生这个名字立刻映入脑海。童话故事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无数美好的回忆,那么如何让孩子与童话故事有更亲密的接触呢?在亚龙书城的邀请下,来自临沂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鲁冰来到济宁,他通过本报与读者分享自己的童话世界。
  鲁冰,山东郯城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0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曾在《中国儿童报》、《少年日报》、《童话世界》等刊物发表百余篇童话作品。目前已出版童话集《月亮生病了》、《最亮的眼睛》、《月光蛋糕》、《霜孩子的画板》等。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泰山文艺奖等多种奖项。
 人物简介 
多读书增加人生的厚度
  记者:您这次的讲座题目是“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那么您认为阅读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
  鲁冰:我认为,读书是快乐的源泉。
  为什么这么说呢?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汪泉眼,书读多了,无论是思想还是学识都像源源不断的泉水一样涌出。这个过程中,你就更容易找到最好的自己。
  其实读书对于每个人而言,并不会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她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厚度。我认为,在我们有限的人生旅途中,阅读不一定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但却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找到更好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所以无论我们的孩子梦想成为科学家也好、天文学家也好、美食家也好,多读书对于他们而言都有利于丰富他们的人生道路,能寻找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记者:您认为多读童话故事对孩子有哪些益处?
  鲁冰:我们都知道,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都是一些美好的寓意,它有着最简单的世界。而孩子们的内心也是美好的,所以多读些童话故事,就像点亮一盏灯一样,让孩子们的内心更加明亮。
童话对于我就像生命一样
  记者:创作童话故事,对于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鲁冰: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失去童话,生命就失去了意义”。2000年的时候,我尝试着创作了许多诗歌、散文,但收效甚微。于是我转而去创作童话故事,因为我发现当我安静下来的时候,心底的那份最清澈的东西就会被呈现出来。
  创作童话故事两年之后,我把自己的作品整理好寄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不得不说,在这之前我从未去过北京,但我的作品仍然被出版社的一位编辑注意到了。8年后,当我第一次抵达北京和他见面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哈利·波特》的责任编辑。
  记者:创作童话,让您与周围的同龄人有什么不同?
  鲁冰: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丝毫不觉得自己已经30多岁了。
  在我家里有两橱外国名著,两橱现当代小说,4橱儿童文学。许多友人看到后都很震惊,感觉现在哪还有人会买这么多书,更别提看这么多书了。但我却认为,创作童话让我的内心始终像孩子一样快乐、简单,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生命才刚刚开始。
  记者:您认为孩子们可以尝试去写童话故事?
  鲁冰:我一直在鼓励孩子们去写童话故事。孩子的眼睛是最清澈的,他们的心灵也是最纯净的,所以他们看到并理解的这个世界是最美好的。而且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是最丰富的,有如此好的童话天赋,更应该鼓励他们去写童话故事。
  从近了说,多尝试去写童话故事,可以让孩子的童年生活更有乐趣,也容易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往长远来看,无论将来他从事什么行业,丰富的想象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记者:现在已经放暑假了,您认为家长该对孩子们的阅读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呢?
  鲁冰:首先就是要给孩子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当然,所谓的计划并不意味着孩子这个假期里读书就完全要按计划来。阅读首先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倘若孩子喜欢读童话,那么制定计划的时候可以向童话这类书籍倾斜,但其中也可以穿插如诗歌、散文、小说等书籍,孩子看累了看烦了可以换换口味,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发现孩子的阅读喜好。
  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针对一些课程来为孩子推荐图书。例如孩子喜欢生物,那可以推荐他看《昆虫记》;孩子喜欢历史,也可以让他读读《三国演义》,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多读书,而且还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辅助作用。
鼓励孩子尝试 写童话故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