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万户居民告别棚户区
市北5处棚户区改造项目过初审,3500户农村危旧房将改造
2015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鞍北片区居民查看自家房屋征收评估价格。(资料片)
  2014年12月14日,鞍北片区居民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资料片)
   本报记者 蓝娜娜
  离开脏乱差的筒子楼,搬入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这是众多棚户区居民最大的心愿。为实现棚户区居民住有宜居的愿望,今年,青岛将“启动棚户区改造15000户,为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改造农村危房3500户”作为市办实事来督办。截至目前,市北鞍北片二期等5处棚户区改造项目通过初审,李沧启动预征收384户。
今年棚户区改造1.5万户
  为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提升居住质量,加快实现住有宜居,今年,青岛启动城市棚户区改造1.5万户。“这1.5万户房屋分散,人口密度大,改造难度很大,因此今年所说的启动主要是指启动房屋征收。”青岛市房地产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利用存量商品住房用于征收安置,青岛正在搭建“房产大集”等平台,今后各区主管单位可以从开发商手中筛选出区域位置、户型合适的房源,为选择货币安置的居民提供更好、更多的房源选择。
  按照改造任务分配,市内三区完成棚户区改造5000户,其他区市完成棚户区改造10000户。根据安排,今年市南区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1000户。市北区计划启动3600户居民房屋征收,完成1000户居民回迁。李沧区启动危旧房改造603户。
市北区5个改造项目过初审
  从各区市来看,市北区是各区市棚户区改造总数及2015年计划改造数量最多的区。根据统计,市北区共涉及约44000户棚户区改造,今年计划启动3600户居民房屋征收,完成1000户居民回迁。根据最新进展,市北区完成鞍北片二期等5个改造项目初审,涉及居民3296户,同时,宣化路51号已列入危旧房改造计划,清平路3号区域已列入区政府2015年上海路—德平路片区危旧房改造计划。
  由于市北区棚户区主要位于老城区,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较大,棚户区改造计划按照“先危后旧,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排定,各区市在实施改造过程中采取多个项目同时推进的方式,具体项目根据居民同意率和房屋征收实际情况实施。为了疏解老城区人口,降低老城区开发强度,提高相关配套标准,拆迁安置将顺应民意,采取货币补偿、异地安置等形式,逐步减少就地安置比例。
  据了解,去年市北区棚户区改造取得喜人成绩。2014年12月14日,榉林山片、瑞昌路三角地、大连路南侧、鞍北片4个棚户区正式启动房屋征收、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共涉及居民6088户,九成签约居民选择了货币补偿,现在已全部搬家腾房。
改造农村危旧房3500户
  今年市南区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1000户,目前各项棚改工程已完成项目初审。其中,四川路幸福楼安置房北岛组团项目已于今年3月开工。宁阳路12号已列入2015年市南区棚户区改造重点推进范围,征收项目审批要件、筹措征收资金、落实安置房源等工作正在进行。
  李沧区今年启动危旧房改造603户,分布于李村、永清、兴华等街道办事处。目前,各项目均已完成摸底调查和项目初审,并启动预征收384户,已签约321户,搬家腾房76户,年底前将全部下达征收决定。同时,李沧区今年还要完成2013年启动预征收的汾阳路、永安路片区危旧房的正式征收工作以及2014年下达征收决定的零星危旧房的协议签订工作。年内,结合青荣城际铁路规划,完成刘家社区约1140户的征收改造工作。
  此外,在农村危旧房改造方面,今年计划为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改造农村危房3500户,截至6月,共开工1963户,其中完工946户,在建1017户,完成总任务的56%。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