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这扇窗
□五莲县法院办公室陈常艳
2015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日复一日,从事法院财务工作已近三个年头,每天总有许多的当事人来来去去,他们或是想要讨回拖欠已久的债务,或是想要获得赔偿,或是……
  慢慢的,我已记不得那一张张曾经相视过的面容,他们被不断后来的人覆盖,然后模糊,最后没了痕迹。可是,不论岁月如何奔腾向前,我却始终不能忘记他们的眼神,那是一眼便能深刻于心的触动。
  那天,是付案件过付款的日子,上午支款当事人很多,一直到接近12点,当支款窗口前人渐渐少去的时候,有两个徘徊了许久的人走向我,嘴张了张却没有说话。我估摸着该是不知道如何称呼我,于是我笑了笑问道:“你好,有什么需要帮助吗?”稍微年长点的大哥谨慎地叫了我一声同志,小声说:“我们是临沂的,今天来支款,但是来的时候下车走得急,把包落在了汽车上,身份证在里边,我看他们支款都带着身份证,我……”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一个劲地用拇指拧着其他手指。一双皲裂得很严重的手,布满了深深的褶子。“我们是农村的,来一趟不容易,孩子上学还等着用钱呢,身份证丢了,补证还得一段时间,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另一个人补充道,是很年轻的声音。因为灰尘嵌在他黑色的短发里,乍一看显得很沧桑,也透着超出年龄的成熟。
  一老一少望着我,等待我的答复,眼里满是期待。那眼神很透彻,纯净得像孩童一般,只是眼周密而深的鱼尾纹告诉我,他们定是看过了诸多冷暖。即便如此,他们眼眸里表露出的渴望和需求依旧明亮,如苍穹的星,对我们的依赖和信任一读便知。
  我告诉他们可以拿其他证明身份的证件,年长者从兜里掏出了合作医疗本,说道:“这个可以么?”我核对了姓名和照片,确认正确后便把自己的手机号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回去把银行账号发到我的手机上,我们会通过网银汇款给他们,他俩就不必再跑一趟了。他们放心地点了点头,眼睛闪闪溢着笑,不停地说着谢谢走出了大厅,我目送他们消失在视线里,心随着走了很远很远。
  这看似是件小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们临走时的眼神,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类似的眼神总是出现在我工作中的生命里,一次一次与我相遇,抠挠着我的心,我渐渐感觉自己无法轻松起来。因为有多少眼神里饱含了信任。
  其实,这本就是份严肃而又庄重的工作,我告诉自己。
  透过财务这扇小小的窗,我看到了当事人太多的感情,有无助、绝望、悲愤和不公,也有感激、温暖、希望和信任。同时,我也看到了责任和担当。
  比尔盖茨曾说: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在这个从来就是弱肉强食的社会中,本无异议,但法院作为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是人们追求公正、平等、权利的最后希望,一旦泯灭,后果不堪设想。那将是信任被怀疑取代,阳光被乌云遮盖的绝境。
  而我能做的,就是保持善良之心,不失本性,热心帮助,平等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不论地位,不分贵贱。因为我知道,他们对阳光的渴望是相同的,对黑暗的憎恨也相同。
 本报记者 王裕奎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