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品不合格,中秋购物悠着点
省食药监局:5批次红酒20批次糕点不合格被通报
2015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钢                                       
  临近中秋,16日,省食药监局公布新一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在对食用植物油、酒类、调味品等14大类共1740批次的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后,发现不合格产品42批次,合格率97.59%。这其中有5批次红酒、20批次糕点被检出不合格,红酒多为酒精度、干浸出物等项目不合格,而糕点主要是菌落总数超标,有产品超标甚至达150多倍。

□红酒酒精度数超标同样不合格
  中秋临近,人们走亲访友时少不了提上两瓶酒,而在此次检查中,就检出6批次不合格的酒类。其中标称青岛华裕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生产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等3批次样品为酒精度不合格,而标称烟台张孚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张孚干红葡萄酒等2批次样品为干浸出物不合格,低于相关标准。
  据专家介绍,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口味。一般造成酒精度不合格的原因有葡萄原料质量差或酿制过程中未严格执行生产工艺,产品出厂时没有进行严格检验等。同时也有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原料投入而多加水,甚至用劣质食用酒精进行勾兑,以次充好。
  而干浸出物的含量也是果酒中重要指标,是体现酒质优劣、判断果酒是否掺假的重要标志,含量偏低表明果汁含量少。该指标不达标会直接影响葡萄酒的醇厚感。
  此外,还有标称烟台市醴隆酒厂生产的烟台白亁中总酸不达标。一般总酸不合格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控制不严,造成酸含量偏低。

□“泰国香米包”菌落总数超标
  中秋佳节,吃些月饼等糕点也是不少人的选择,但通报显示,有不少糕点被检出不合格。
  此次共抽检糕点类食品416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20批次,不合格率达到4.81%,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菌群总数超标。据介绍,菌落总数是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通报显示,标称山东京广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京八板栗玫瑰酥、标称青岛名祖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泰国香米包等17批次样品,被检查出菌落总数超标。其中有产品的菌落总数超标达数十甚至上百倍。例如,标称淄博青口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蓝莓面包的菌落总数达230000cfu/g,是标准值(≤1500cfu/g)的150多倍。
  此外,标称青岛美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芝士年糕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标称东营市东营区麦润食品厂生产的面包、标称陵县浩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鲜蛋卷(烘烤类糕点),共2批次样品均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超标。
  据介绍,脱氢乙酸钠是一种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食品添加剂,过量食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铝”禁不止,饼干中再现“铝超标”
  在此次抽检中,还发现一批次饼干类食品存在铝超标。通报显示,标称临沂市抬头旺饼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宫廷桃酥中铝的残留量超标,检出值接近标准值的5倍。
  专家介绍,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食品,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记忆减退、视觉与运动协调失灵,严重的会对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产生影响。儿童过量食用铝超标食品会严重影响其骨骼和智力发育。
  为此,自去年7月1日起,相关部门出台了“禁铝令”,严禁餐饮服务环节使用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加工食品;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严格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硫酸铝钾(钾明矾)和硫酸铝铵(铵明矾),成品中铝的残留量应小于等于100mg/kg。但禁铝令后仍是“铝”禁不止。
  此外,此次抽检检出9批次不合格的调味品、3批次不合格的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水产、特殊膳食、肉制品等均有1批次不合格。其中标称安丘市三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川香鸡柳(速冻生制)中铅超标。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已采取责令企业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同时特别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通告所涉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12331热线电话进行投诉或举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