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与生活
2015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5世界休闲高峰论坛于9月12日-13日在青岛莱西举行。世界休闲高峰论坛是第二届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重要板块,本次论坛围绕“休闲运动,田园生活”的主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高水平、高品质的研讨。山东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于冲做了主题演讲。
  □于冲
  人生不外乎生活、工作、休息这三个方面。休闲贯穿于生活、工作、休息的各个方面,而且是生活的主要内容、休息的主要方式、工作的原动力和目标。
休闲是休息的主要方式
  人们除了睡觉以外的一切休息活动几乎都是休闲活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正确使用休闲是我们生活的基础。几千年前的中国圣贤们对“休闲”二字也有了精辟的阐释。“休”: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
  我认为,“休闲”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闲暇时间,即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二是对应方式,即怎么“闲”。前几年,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院提供了10大公众休闲方式,包括上网、看电视、看电影、阅读、观光游览、逛街购物、社交聚会、度假休闲、打游戏、球类运动等,内容领域十分宽泛,适合不同人群、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收入群体。由此可见,不会休闲就不会有高品质的休息,休闲是人生三大状态之一,是休息的应有之意。
休闲是工作的原动力和追求
  孔子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列宁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工作与休息互为动力,互为目标。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推崇“人之初、性本玩”、“活到老、玩到老”。工作也是为了休闲,休闲的质量不仅代表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工作的原动力和追求的目标。
休闲也是学习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传统的学习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课堂和书本的学习,一个是实践。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互联网,现代人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前面讲到,上网也是一种休闲方式。古人云: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学习的过程是从书本到实践,然后通过实践上升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中指导人生,提高人生,丰富人生。从这个角度看,在实践中休闲既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旅游+城市”打造休闲旅游载体
  作为促进休闲以及休闲产业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2011年8月我在齐鲁大讲堂作休闲与人生演讲时就呼吁,休闲不是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不务正业,而是同劳动一样,是人的基本权利。我们在强调劳动光荣的同时,也应该理直气壮地讲休闲也光荣,休闲也是贡献。在我担任山东省旅游局局长期间,积极建议推动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确立到2017年比全国提前3年基本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工作目标,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省级政府名义颁布实施的国民休闲纲要。整合各方面资源打造了全国最大的休闲盛事——好客山东休闲汇,在齐鲁晚报创办《玩周刊》,倡导大众休闲,推动大众休闲消费。发起成立了中国休闲30人,聚集休闲各界领军人物,营造休闲大氛围。争取在莱西举办了世界休闲体育大会,推动休闲产业的国际化。
  作为国家旅游智库成员,最近我向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在“旅游+”时代把“旅游+城市”作为十三五工作重点,争取将全国目前600多个城市中的一半,在十三五期间打造成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建议。我相信,随着这一建议的实施,将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美好、质量更高的休闲旅游载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