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这样‘被间谍’了”
两名美国华裔科学家自述被冤经历,事业、名誉受损严重
2015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霞芬(左)和郗小星在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CFP供图
     近期,美国接连发生两起广受关注的所谓“中国间谍案”,但都因“检方找不到证据或弄错核心证据”成了闹剧。虽然最终重获清白,但无故被冤的两名华裔科学家在事业、名誉、家庭等方面已经受到严重影响。9月15日,两起“中国间谍案”的主角、华裔水文专家陈霞芬和天普大学华裔教授郗小星共同讲述了他们的这段经历。
  同一天,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和华裔团体要求调查“中国间谍案”中的华裔科学家是否由于华裔出身而受到不公正对待,希望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防止再现类似错误。

当着家人的面被铐走
  现年59岁的陈霞芬英文名为谢里·陈,出生在中国,后入籍美国,是美国国家气象局水文专家。去年10月,美国司法部指控她涉嫌窃取政府机密数据并输送给中国,但今年3月检方在开庭前突然撤诉,原因是找不到证据。
  在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陈霞芬说,她已经在美国生活了20年,是美国国家气象局模范雇员,曾经建立一个详细的模型,用于预测美国河流流动情况。陈霞芬一直认为,自己在保护美国人的生命财产免遭洪水袭击,没想到被控犯罪,刑期最高可达25年。
  她回忆说,去年美国圣诞假期开始前几天,她在位于俄亥俄州威尔明顿的办公室被捕,当着同事的面被戴上手铐。消息传开后,她的家门前停满了电视转播车。
  虽然美检方已经撤诉,但麻烦事还没完。最近,美国国家气象局发来通知说将开除她,理由与之前的起诉书大多相同,她别无选择只有找律师再打官司。
  与陈霞芬的遭遇类似,知名华裔超导专家郗小星今年5月被控向中国提供美国“秘密的超导技术”,刚刚在上周获得清白,而美国司法部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弄错了核心数据。
  情绪激动的郗小星说,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当时冲入他的家中,当着毫不知情的妻子和女儿的面,给他戴上手铐后押走。
  “我想我的妻子从那天开始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说。郗小星对于家人跟着受苦深感痛心,由于遭到起诉,他甚至无法回国给90岁的母亲过生日。

缺少证据,检方闹乌龙
  在新闻发布会上,陈霞芬与郗小星都感谢代理律师和美国华裔团体的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获清白。
  律师认为,在这两起“中国间谍案”中,美国司法部检察官在证据方面犯下类似错误,当被要求详细解释所谓的证据时,无法自圆其说,只得撤销起诉。
  比如,美国检察官指控郗小星向中国提供一个叫做“口袋加热器”设备的图纸,但专家此后发现这些图纸根本不是“口袋加热器”。
  美国《纽约时报》对此报道:“不得不尴尬地承认,联邦调查局人员并不懂——也没做功课去学——这起案件中对郗小星的核心指控,就这样破坏了郗小星的职业生涯,给人留下他是‘中国间谍’的印象。”
  郗小星说:“我不期望他们懂所有这些(科学知识),但事实上,他们根本没咨询专家就起诉了我,让我的家人经受打击,损害了我的名誉。他们不应该这样做,这不是一个笑话,也不是一场游戏。”

FBI对华裔公民存偏见
  在“百人会”等一些美国华裔团体看来,这两起“中国间谍案”与16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文和案”存在相似之处。
  李文和1939年出生于台湾屏东,1974年加入美国籍,曾在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洛斯阿拉莫斯核试验和核技术实验室工作20年。李文和本应于1999年12月退休,但同年3月因被怀疑“向中国泄露有关W-88核弹头的机密”而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调查,并被实验室辞退。但经过数月调查,对他的“间谍活动”指控始终难以成立。
  媒体认为,由于担心所谓的中国间谍活动,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对待无辜华裔公民时,可能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或者反应过度,进而导致错误频发。
  美国国会亚裔议员和团体15日指出,无辜的华裔美国人被政府盯上并调查似乎“日益成为一种趋势”,要求美方调查“中国间谍案”中的华裔科学家是否由于华裔出身而受到不公正对待。
  美国国会亚太裔议员党团主席、华裔女议员赵美心在一份声明中说:“作为国会亚太裔议员党团主席,我对华裔雇员成为目标的趋势看上去日益明显深感不安,这些华裔雇员被指控进行间谍活动或进行经济间谍活动,但随后指控又被撤销。”赵美心说,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应该调查联邦检察官是否基于种族或祖籍国而非确凿证据起诉无辜的美国公民。 综合新华社消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