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调结构”、“向转型升级要动力”
长清:逆势而上稳中求进
2015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创新谷科技协同创新暨产学研联盟成立
  时代试金集团机器人生产线
  山水集团办公楼
  宏达集团车间一角
  西电济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厂区
     今年1-8月份,在全省和多数区县经济增速回落的情况下,长清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指标、城镇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稳增长、调结构”、“向转型升级要动力”,正成为长清上下的共识和聚焦点——面对经济新常态,长清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迅速抢占制高点,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在经济逆势中奋发有为,着力实现弯道超车、稳中求进。
  “破解经济下行压力迫切要求我们认真践行‘改革创新、务实担当’工作要求,以‘稳增长、调结构’为首要任务,向传统产业产业升级要动力,向新型产业培育要动力。”长清区委书记王京文说。

瞄准“高、精、尖”,传统产业华丽“蝶变”
  “高楼万丈平地起,供水采暖没问题”,提起这豪气的广告词,让人联想到的是长清压力容器制造业昔日的辉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针对压力容器行业中企业普遍存在的“低、小、散”问题,长清区引导企业成立压力容器产业联盟,企业对内协调运营、互补长短,对外团结协作、抱团发展的策略,让长清成功抢占宁夏市场,成为宁夏煤化工产业的压力容器专供基地。
  经营理念落后、信息化水平低、资金短缺、人才困乏、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压力容器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清区瞄准“高、精、尖”方向,引导压力容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为此,长清区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教育培训、管理咨询、技术开发和产品检验检测服务。同时建立区、街镇、企业节能降耗三级联动的监测考核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发展节能产业。
  为提升企业管理者素质,长清区连续三年举办企业家培训班。长清区还出台《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对获得国家、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的企业和新认定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企业技术、工程中心,予以奖励……着力破解压力容器企业发展难题,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快转调创步伐。海伦、国舜、博霖、宏达等压力容器企业成功转型为水污染治理、烟气污染治理企业。长清区已有10家企业持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
  随着江苏田湾核电站容积和硼控系统应急排水冷却器顺利发货,长清区核级设备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正投资1050万元,建设二级加气站,做好深冷容器的示范推广,为济南市清洁汽车产业发展壮大做出贡献。”宏达集团副总经理付资兑说。掌握了国内最前沿的深冷仪器研发、制造技术的宏达集团正在实施LNG深冷技术产业化,将形成年生产LNG撬装站500套、LNG船载瓶2.5万只、6800吨核级容器的生产能力。
  如今,长清压力容器业务拓展至核容器设备生产、深冷容器设备制造、环保设备、自动化控制与新材料、环保污水处理等十余个领域。“山东(长清)节能环保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全区有近100家企业专营或兼营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30余亿元,年增长率20%左右。全区各类压力容器制造及配套企业已发展到158家。
  长清“制造”正阔步向长清“智造”转型。

找准对接点,“凤凰”东南飞
  在“三期叠加”影响下,弱势企业和产业投资意愿及能力降低,但优势企业正因势而动、抢占制高点。正是看准这一点,长清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深入调研中得出结论:“只要我们找准对接点,种下‘梧桐树’,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好的条件,就不怕引不来‘金凤凰’。”
  坚持专业招商与全员招商相结合,充分发挥9大招商平台、7大招商载体作用,广集招商信息,形成招商合力,始终保持招商引资力度不减、干劲不松、氛围不变。立足产业基础,发挥产业优势,围绕11大招商重点,突出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了一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植壮大新兴产业,有利于增加税收、带动就业的优质项目。先后引进济南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中铁十四局三公司总部、荻溪资本(电商)等项目,今年上半年完成招商引资额46.9亿元、增长11.3%。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长清区抢抓创新谷建设机遇,全力打造集成电路、信息服务业、高端研发等创新型产业集群。“无论是前期注册公司、购置办公场地,还是政策环境,都让我切身体会到这里服务企业的真诚。”入住孵化器的长城源动力董事长韩广说。
  创新谷外,大唐一期和国电一期风电项目、中能华辰金太阳示范项目建成投入运营,新能源产业正在长清经济舞台上挑起大梁。轨道交通R1线试验段、黄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济广高速大学科技园互通立交基本完成立项准备……日益凸显的交通优势,吸引济南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砂之船奥特莱斯商业广场、贰仟家汽车配件物流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相继落户。

抢占先机,新兴产业大手笔布局
  总投资达100多亿元的清华紫光科技城项目今年初签约创新谷,在原计划用地200亩的基础上欲再增加1000多亩的用地,截至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完成注册。该项目建成后,将引入不少于500家科技研发企业,其中包括大批世界500强、国内电子百强企业和上市公司。新经济巨头为何选择落地不“洋气”的长清?清华紫光科技城项目负责人说,“首先,是被长清区对科技创新型产业的战略眼光、开放态度所吸引。”
  “真没想到闲了这么多年的老房子还能生出钱来。”万德镇马套村村民李善平感慨。位于万德镇和泰安市交界处的马套村,由于位置偏远,以前一年到头来不了几个外地人,如今游客却扎堆到访,村里种植的茶叶、板栗、核桃销售火爆。这是该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主营+电商平台服务”“三位一体”的成功实践。今年5月7日,济南市乡镇首家“互联网+”电商服务中心成立。6月17日,长清区召开“互联网+”专题经验推广现场会,为区域经济提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大学生创业平台、农民合作社上网销售培训等多层次电商创业风生水起。在长清,一个以电子商务、建筑产业化、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养老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发展、抢占先机。
  “轻轨一动,涨声响起”。拥有建筑企业60多家、建材供应位居全国前列、素有“中国建筑之乡”的长清区,紧紧抓住轻轨R1线、济南创新谷、黄河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力契机,着力推进建筑产业化。随着位于建筑产业化示范区内的长兴、汇富一期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以万斯达、金富地、平安等项目为龙头的建筑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该区预计全年完成住宅产业产值25亿元,形成年产建筑部品300万平方米的能力。
  长清区还提出创建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全力做大住宅产业。预计到2017年,建筑生产线将达到30条,产能将达到1200万平方米,建筑产业实现产值260亿元,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住宅产业化项目,一方面促进区内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将打造成为长清区发展绿色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抢抓建筑业快速变革机遇,长清区正抓紧实施建筑企业资源整合,建立产业联盟,加快建设住宅产业化示范园区,制定支持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做大做强住宅产业集群,让建筑业结构层次、质量效益和规模总量同步提升。
  “打造省会西部物流中心,养老服务产业在全市率先取得突破。”今年,长清区确立现代服务业主攻方向,投资15.9亿元建设12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济南农产品物流中心、合众健康谷等项目,引进科研院所入驻,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商务会展、健康医疗等,推动服务业规模扩张,全区经济将实现质的飞跃。
  (王新勇 孟祥江 李娜 刘学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