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束镇小洪沟村村支部书记冯磊
身份好几个,忙并成长着
2015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春节期间,冯磊(右二)和村委工作人员为困难村民送去生活用品。
     本报通讯员 盛超 胡恩姣

  从坐机关到蹲乡村,从写材料到忙代办,34岁的冯磊经历了工作的华丽蝶变。2014年5月,作为邹城市选派的41名到村任实职村支书的机关干部之一,在市委宣传部工作了10年的冯磊放弃了舒适的机关工作,来到了大束镇小洪沟村。

当工程监理,改善村基础设施
  “冯书记,咱村电线一下雨就打火,该修修了”“村头的桥基石都断了,大伙都不敢走”……初到小洪沟村,冯磊就面临着好几个棘手事。“这些都是村里的基础设施,弄不好就要严重影响村庄发展,所以再难也得抓紧解决。”冯磊说。
  随后,他第一时间和村“两委”成员商量,一次次到镇供电所协调改电的问题,每根出问题的电线都逐一查看。终于在去年7月份对全村的电线进行了初步改造,电表从电线杆挪到农户墙上,并实行了电费收缴自动采集上线,让村民缴纳电费跟缴手机费一样方便。
  针对危桥问题,冯磊通过向镇上积极申报协调一事一议项目,争取到2万元维修资金。修桥的工程也于去年11月全面竣工。途经村里的大束镇东部生态旅游路于去年9月份启动,冯磊天天靠在工地上,人黑了,路平了。“俺村修路的时候,冯书记带着我们每天到现场监督工程质量,协调地上附着物清理,鞋都磨破了。”小洪沟村主任李祥红感慨地说,有冯书记这个“监工”在,工程完成的又快又好,路面平整及涵管下埋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现在已全面通车。

做民生代办,群众困难在心间
  村民张庆科患肺结核病情加重,需赴济南治疗。其家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冯磊得知后立即召开村委会,决定开展公益捐款活动。有了村支书带头,很快就筹得善款7000余元,冯磊又帮其申请大病救助二次报销,节省了6800余元。“要是没有冯书记带着大家帮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张庆科说。
  来到小洪沟村一年,冯磊始终惦记着村里每一户困难家庭。村民李宪红一家,妻子因肾病住院花了几十万元,孩子患有脑瘫,家境十分困难。冯磊一边从市文明办困难群众公益帮扶基金中协调资金帮助,一边跑市残联、市妇幼保健院为孩子协调了入院免费康复治疗,还为其申请发放了大病临时救助,缓解了这个家庭的困难。
  村民李宪宣、陈庆荣房屋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冯磊又跑去镇里申报危房改造。去年11月份,赶在冬天来临之前,让他们住进了温暖舒适的新房。“冯书记从不嫌麻烦,他就像俺村的民生代办员,大事小情都第一时间帮着解决,我们信得过他。”村民张凡龙的一席话,道出了小洪沟村百姓的心声。

变文明大使,让乡村文明普惠群众
  “打骂孩子伤的是孩子的自尊心……”孟母讲习所的老师讲的声情并茂,几十位小洪沟村的学生家长听的潸然动情。这是在小洪沟村举办的“三新四美”培训班上呈现的真情一幕。“得谢谢冯书记给俺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次受教育的机会。”听完讲座,不少学生家长说。
  原来,冯磊在走访中了解到,村里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很极端,他听说了我市孟母讲习所有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就第一时间进行了联系,这才促成了这次讲座。这个过程中,冯磊敏锐地察觉到,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比较滞后,不仅是家庭教育,包括村风民俗、村民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都需要加强。想到这一点,他充分利用在宣传部工作的优势,起草《小洪沟村精神文明卫生公约》、《小洪沟村村民公约》,开展小洪沟村“精神文明卫生户”评选表彰活动。
  “今年计划再对村民进行邻里关系、家庭装修、广场舞等方面的培训,真正让勤劳、向善、和谐的乡村文明惠及每一名群众。”冯磊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