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义务教育“全面改薄”暨均衡发展推进会议召开
建新校舍扩大中小学办学资源
2015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16日讯(记者 谭正正 通讯员 王蕾) 16日上午,全市义务教育“全面改薄”暨均衡发展推进会议在市政大楼举行。会议针对两天来对临沂市沂水、河东两县区考察学习进行总结,并对滨州全面改薄做出计划和安排。目前,规划的200个校舍标准化建设项目已开工184个,占规划数的92%;已竣工项目112个,占规划数的56%。
  今年以来,滨州市以“全面改薄”工程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为契机,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联动,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今年累计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1.76亿元,拉动“全面改薄”工程投资3.9亿元。开工运动场地建设50个,占规划数的79%。会同财政部门明确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自2015年起全市最低拨款标准每生每年900元,目前市直、邹平和开发区已落实政策。进一步规范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校全面覆盖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实现了学生资助数据在线直报,年内已拨付各类资助资金2974万元。
  市教育局局长杨光军说,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今年的任务目标是无棣、沾化通过国家验收。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共投入资金7134.54万元用于“三通两平台”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所有普通中小学均完成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任务。同时,编制并启动实施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全市确定的63处建设项目中,13处已建成投入使用,39处开工建设,开工比例达到62%;实现投资8260万元,完成投资比例达到43.9%。
  关于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杨光军提到要解决“大班额”问题,杨光军说,争取在尽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全市特别是城区(含县城)国办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通过新建校舍,扩大现有学校办学规模或规划建设一批新学校,扩大城区中小学办学资源,满足按省定标准班额接受中小学生入学需要;同时,建立并实施教师编制补充机制。建议市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列支奖补资金,给建设力度大的县区、学校提供资金奖励,以推进工作进展。积极引进民办教育,以补充公办教育资源不足。引导民众改变教育消费观念,逐步分流部分学生进入民办学校,以减少社会教育需求对公办学校的压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