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兵千里送抗战胜利纪念章
安徽老兵姚曙东曾在阳信工作20多年,纪念章被寄到了滨州
2015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石化工作人员把抗战胜利纪念章送至老人手中。
     今年已经96岁的安徽老兵姚曙东曾参加过多次革命战争,立功多次。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有一枚是发给老人的,然而这枚纪念章却寄到了滨州,原来老人退伍转业后曾经在滨州阳信工作了20多年。“我们要把纪念章亲自送到老人手中。”中石化滨州石油分公司工作人员9日驱车赶往了安徽。
  本报通讯员 杨希芹
本报记者 李运恒
   “老家的亲人来看我了”
  9日,中石化滨州石油分公司经理助理刘希斌受公司党委的委托驱车500余公里,前往安徽省宿州市泗县黑塔镇探望离休革命老干部姚曙东,为老人送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及慰问金。
  中石化滨州石油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纪念章是从省里送到公司的,因为老人的人事档案在这里,石油公司也是老人曾经工作的地方,“纪念章对于老人有一种特别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把纪念章邮寄,我们要亲自送到老人手中。”
  1919年6月出生的姚曙东目前生活已不能自理,由女儿女婿照顾。当工作人员把纪念章递到老人手中时,老人眼睛里已经噙满泪水。中石化滨州石油分公司还特意为老人带去了滨州的小米、冬枣等土特产。老人把小米拿在手中重复说着:“老家的亲人来看我了!老家的亲人来看我了!”
 退伍转业到阳信
 工作了20多年

  1951年10月,姚曙东转业到滨州市阳信县商业局、煤建公司、石油公司,成为一名基层干部,为企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为滨州的经济发展奋斗了20多年,直到1975年12月退休,才回到安徽省泗县老家。
  1955年1月的一个深夜黄河决堤了,姚曙东被派到沾化保粮仓,他报名去了灾情最严重的李洼庄。他怀着“人在仓在,仓亡人亡”的意念,发挥部队革命精神,组织村庄百姓战胜了黄河水。当时由于骑自行车赶路遥远,到李洼庄又一刻未停,姚曙东饥渴疲劳,最后晕倒在河坝上。老人在阳信工作的20多年内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参加过淮海大战
 和抗美援朝

  姚曙东于1944年4月在安徽省泗县老山区二署参加革命,成为一名新四军。革命期间,他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在淮北自卫反击战中参加过苏中、莱芜、中原、济南等多次战役。后来,又参加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淮海大战,在战役中荣获三等功臣。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他又成为一名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回到祖国。
  姚曙东老人经历坎坷,多年的革命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使他在困难面前英勇迎战。在中原战役中要北渡黄河,当时黄河水冰冻二寸厚,水深到膝盖,他毫不犹豫,随部队下到似割肉一样的冰水里,咬紧牙关,顽强渡过黄河。抗美援朝时,姚曙东随军行至“三八”线附近,当时正值严冬,温度低到赤手抓铁器就沾住硬拉下一层肉皮,皮肤一外露就会冻伤,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和战友毅然行军五个夜晚。
  革命意志的磨练,使姚曙东后来到地方工作仍能直面困难,并英勇地战胜困难。如今老人已经96岁高龄,身体虚弱,无法自理,他的女儿说,老人很希望再回到工作过20多年的滨州阳信去看看,可是身体已经不允许,滨州阳信是老人的第二故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