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落幕,陶韵悠长
2015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淄博琉璃重磅回归。  本报见习记者 李洋 摄
     淄博日用陶瓷注重实用与艺术的结合。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淄博地域文化风采展向与会者展示淄博文化。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精美鼻烟壶吸引参观者。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带有齐文化元素的瓷盘深受参观者喜爱。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淄博陶艺大师尹宝亭现场创作,作品惟妙惟肖。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见习记者 李洋
  为期8天的第十五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已经正式闭幕。这场陶瓷的“盛宴”带给市民的震撼余味犹存。这场盛会带来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它更是“窗口”,向世界展示淄博深厚的陶瓷文化、独特的城市魅力;这场盛会也更是“桥梁”,为淄博企业与国内外企业交流合作牵线搭桥,为淄博发展带来新机遇。
  陶瓷是淄博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淄博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国五大瓷都之一。遗址考古证实淄博的制陶历史可追溯到一万年前,有着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淄博是中国陶瓷名城、全国重点陶瓷产区。
  近日,逛陶博会成了很多市民茶余饭后的乐趣,许多参观者已经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每天都要到陶博会展厅逛一逛。他们表示,本届陶博会精品多多,让人总想抓住一切机会,好好欣赏、细细品味,他们热切期盼下一届陶博会更加出彩、更加具有淄博味道。
  细品一下此届陶博会的淄博味:印有齐桓公钓鱼、稷下之学等齐文化典故的茶具、看盘等,代表足球起源的“蹴鞠娃”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融入齐文化元素的陶瓷展品深受参观者喜爱;淄博琉璃重磅回归,设立了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展示专区,精微奇巧的内画、造型可人的灯工、色彩绚丽的摆件,融琉璃艺术与水墨画艺术于一体的“墨彩”琉璃,一件件流光溢彩、巧夺天工、美不胜收。
  此外,本届陶博会上来自全市和全国各地的57位国家级艺术大师齐聚,同时展出了上百位国家级大师和10个国家、28位国外陶艺名家的代表作品。景德镇、唐山、醴陵、德化等陶瓷主产区参展规模之大、展品之精远超以往,让广大观众大饱眼福。“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宋代五大名窑首次齐聚淄博,精美细腻、特质独具的展品彰显了“千年窑口”的深厚底蕴,成为展会的最大亮点之一。作为首次参展的台湾柴烧陶瓷以感觉质朴、每件作品都各具特色也深受参观者的喜爱。
  陶瓷精美艺术与精湛技术在陶博会中交流、碰撞,淄博这个古老的“瓷都”将借陶博会之风,开启新征程,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