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校园冬季运动主打长跑
有的还自编健身操吸引学生动起来
2015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3日讯(记者 王明婧) 去年,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学生体质提升计划(2014—2018年)》,要求各中小学开齐体育课,制定并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方案实施将近一年,德州市中小学生在大课间时怎样锻炼身体?3日,记者从城区多所中小学了解到,随着天气变冷,校园运动主打长跑,有学校穿插着竹竿舞、自编体操等项目,吸引学生们“动”起来。
  每天上午九点半,便到了学生们大课间的时间,在这半个小时里,学生们做完集体运动后,可自愿安排时间。而在下午的课间时,学校多会安排眼保健操等。据了解,不少学校基本已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已经成为全市学校常规运动项目。
  “天冷不适合做广播体操,跑步省空间,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德州学院附属小学的荆晓翠老师说,气温降低以来,学校改广播体操为跑操,每天上午学生们绕着操场跑10分钟。为了吸引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们自编竹竿舞,让学生们在冬季跑跑跳跳。而在夏天,学生们除了广播体操外,还有绳操、青花瓷韵律舞等,帮助他们做伸展运动。
  “自编的体操已经编到第八套了。”实验小学的教师高向阳说,学校的体育老师是体育舞蹈科班出身,善于根据流行音乐编排健身操,之前编过《小苹果》等流行乐曲。据悉,冬季学校仍以跑步为主,还特别设立了长跑比赛。
  除了跑步和做操外,跳绳、踢毽子、轮滑、抖空竹等体育社团遍布校园,作为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补充。据悉,近年来德州市开展市、县、校三级中小学生体育节,比赛项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等十几个项目,有近50万名学生参与比赛,德城区、临邑县、齐河县等也相继被评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县。
同名同龄惹祸 女子黑户20年
  本报11月3日讯(记者 李榕 通讯员 邱杨) 近日,家住德州市陵城区的章女士终于结束了20多年的黑户生活,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户口本。
  陵城区开发区后寨村原来有两位同名同龄的章某,1989年,其中一位章某与同村张某结婚未迁移户口。1993年,另一位章某梅与城区李某结婚后,误将同村同龄,1989年已结婚的章某的户口迁出,而早年间,开发区后寨村村委会户口管理人员就将迁出的章某实际户口标注为迁出了。实行户口微机录入时,后寨村认为章某已迁至城区,就这样1989年结婚的章某户口因为录入错误被“盗用”了,没了户口不说,给生活也带来了很多不便,至今没有二代身份证的章某才开始重视自己的户口,找到了开发区的户籍民警寻求帮助。了解了情况后,户籍民警李警官立即查找了章某户口原始档案,并到后寨村走访调查情况,两位同名的章某梅到派出所核实情况,形成调查材料等相关证明材料,及时为其上报了补录户口手续。11月初,章某先拿到了自己的临时身份证,二代身份证和户口本也会很快审批完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