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两大牡丹园内40万盆菊花齐开放,品种达到近千个,全来自菊香社区
菊花飘香,“婆家”就叫菊香
2015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小小菊花让社区居民富裕起来。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本报菏泽11月3日讯(记者 邓兴宇) 金秋时节的菏泽,曹州牡丹园、中国牡丹园两大牡丹园内40万盆菊花齐放,品种达到近千个。对于这40万盆菊花的出处,其实不远,就是菏泽牡丹办事处的菊香社区。一个小小的社区,300多户人家,如何一步步做到让菊花变成了村民手里的“摇钱树”?又如何将菊花年销售额做到近千万?3日,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探访菊香社区的成长之路。
  “父亲是个爱菊的人,也是村里最早开始种植菊花的一批人,可以说跟菊花打了一辈子交道。”如今担任中国牡丹园技术员的菊香社区花农李安玉告诉记者,其父李太良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在自留地和院子里种植菊花,当时种植的数量极少,只是因为喜欢菊花。到了八十年代,哥哥李保健从农校毕业回来便向父亲说起想大面积种植菊花的想法,没想到父亲和几个朋友一商议便同意了。那时候,说是大面积种植,其实也就种了二三百棵,但卖花得来的三四百元绝对算得上家里一笔不小的收入。
  渐渐地,街坊邻居看到李太良家卖菊花赚了钱,就也跟着种植起来。直到九十年代,社区内六十七户人家都在种植菊花,种植面积也达到了近百亩。小小的菊花不仅在菏泽及泰安、济宁、济南等省内城市销售火爆,更远销到上海、北京、浙江等地,但当时的销售模式多是自种自销。
  “93年在开封学习了菊花嫁接技术,94年就回村包了4亩地开始种植菊花,一亩地能种近2000棵,一盆菊花卖到5元左右,头一年就净挣了2万多元。”菊香社区第四生产队队长李丰海说起自己种菊花的过程还津津有味。尝到了种菊花的甜头,李丰海就没停止过脚步。2010年左右,菊花行情很好,他就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8亩,种了近4万棵菊花,这也让他成为社区里的种植大户。“今年虽然只种了13亩,但销售额也达到了50万。”李丰海说。
  “村里都在种菊花,俺每年也就种个二三亩,加上孩子他爸在外打工,一年能挣个8万块钱左右。”41岁的臧金凤摆弄着手中的菊花说,“虽然比不了那些种植大户,但小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
  种植菊花不但需要行动,更需要技术,社区村民们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还引进新品种,对菊花进行造型加工等,让小小的菊花“大有可为”。很快,菊香社区种植的菊花越来越供不应求,美名也享誉大江南北。
  据牡丹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张效坤介绍,菊香社区原名张可庄,栽植菊花历史悠久,由于菊花产业发展的好特更名为菊香社区,下辖张可庄,李楼,雪洞3个自然村,居民340户,种植菊花户数达到170户左右,最鼎盛时间菊花种植面积达到400亩。近年来,菊香社区通过成立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举办菊香文化艺术节、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培植名贵菊花品种和构思菊花造型等有效举措,加速推进了菊花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成为市远近闻名的“一村一品”专业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